首页 > 都市言情 > 抗战:无限合成,开局手搓99D > 第150章 日方第11师团,灭!

第150章 日方第11师团,灭!(1/2)

目录

日方战斗机、轰炸机突然发生的凌空爆炸。

当然是陈锋所为!

99D重坦屁股后头,可是加装了空对空微型导弹。

即便在这个没有卫星的三十年代,也是可以通过远红外制导,引导着微型导弹,命中敌方飞行于数千米高空的战斗机!

微型导弹飞行速度达到了六倍音速,人眼根本看不到。

己方战斗机突然凌空爆炸,让所有日方飞行员都误以为是后赶来的G军战斗机,先发制人出手所为。

在接连损失了五架战斗机、轰炸机之后,日方飞行员都从震惊中回过神。

引航的那架战斗机指挥官目眦欲裂咬牙下了命令:

“围上去,干掉所有敌人!”

二战时期的日苯军方,曾做出过很多在常人看来相当费解的举动。

最为人诟病的,当属它们各兵种使用武器的厚此薄彼。

陆军坦克、装甲车,装甲厚度、输出功率、载弹量……明明可以做到,与西方军事强国在同型号拥有相同战力的水平。

可它们却把陆军使用的坦克、装甲车,能简化就尽量简化,装甲厚度同级别不如西方军事强国,载弹量、输出功率……同样远不如同时代的西方军事强国。

这就导致,日方在诺门坎,被苏俄装甲部队单方面虐菜。

然而日方的各种战舰,却是极为先进,即便放在同时代全球海军战舰当中,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空军方面更是在二战时期,做到了登峰造极!

比如零式战斗机,就连米国都吃过大亏!

后世很多很多网络键盘“战略家”对此津津乐道。

有人认为,二战时期的日苯,在武器研发方面如果视三军一视同仁,该有的全都加上,二战结束的进程,怕是要往后延至少十年,甚至最终孰胜孰负还得两说哩!

有人反驳这一观点,认为当时的日苯,受各种条件制约,比如各种金属矿需要进口,冶炼金属的煤炭也很缺……所以,在武器研发上,能省就尽量节省。

很快有人给出反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第三种观点。

当时的日苯,野心极度膨胀,加之受各种条件所限,在武器研发方面,以“快”为主,争取以“量”取胜,所以最终服役的武器装备,在各项数据方面,与设计数据,自然存在云泥之别,战斗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这三种观点,在21世纪的互联网上,喋喋不休争吵了十多年,最终也没分出个胜负,现在还在吵呢!

且不说这三种观点,对于现如今的日苯整体战斗力评价是否客观。

反正战斗机造价极其昂贵,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更是要付出不比建造一架战斗机少的巨大成本!

眼见己方顷刻间便损失了五架战斗机、轰炸机,损失了五名优秀飞行员,十余名机组成员。

引航战机机舱内的指挥官,心疼的差点没死过去。

毫不犹豫,当即下令让己方所有战机,围攻十四架后赶来的G军战斗机。

这一幕,自然被99D重坦驾驶舱里的陈锋,通过电脑屏幕,看了个一清二楚。

“第11王牌师团,也差不多被打残了。”

“让我瞅瞅还剩下多少鬼子兵……”

操作一番,先切换电脑屏幕画面,又让系统进行测算。

测算能力一秒达到十数亿次的系统,很快得出结果。

【经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测算,还有6309名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