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零五章 露华问对

第一百零五章 露华问对(1/2)

目录

蜀中确实还有士人。

两年了,再长的清算也有限期,越往后越平静。

这一日,收到京中快马送来的加急消息后,庾亮将手头的一份卷宗放下,道:「罢了,放过此人吧。」

贼曹参军庾怡笑了笑,道:「算他运气。」

李成前太子少师何点最近被人举报,曾与獠人酋帅相通,为其提供各地军情地理,以利其发动叛乱。

证据?当然是有的。

庾亮所阅卷宗旁边,有何点亲笔所书《蜀都赋》,而赠送对象便是獠人酋帅。

「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一一这句话是说蜀地豪富,诱其发动叛乱。

「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外负铜梁于岩渠,内函要害于膏腴」一一这句话透露了重要的军事地理。

总之通篇都是罪证,可谓铁证如山,办他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他运气好。

「使君。」家将、幕府门令史庾怀金入内,禀道:「谯献之请求入见。」

庾亮嘴角微微勾起,大袖一挥,双手倒背于后,道:「此人甚是滑头,两年竟没抓到一丝错处。不知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元规明知故问。」庾怡笑道。

庾亮亦笑,道:「前番不来,现在却来,前倔而后恭,此人也就这样了。」

「此人好歹也是蜀中名士。天子有诏,谯氏还是要出面的。」庾怡说道。

「让他进来。」庾亮收敛笑容,吩咐道,

门令史很快离去。

庾怡朝厅中几位小史使了个眼色,小史会意,上前将卷宗收走了。

片刻之后,谯献之来了。

「明公。」谯献之二话不说,躬身长揖。

庾亮将背于身后的手放了下来,道:「君何须如此?」

谯献之直起身来,道:「伏闻太子殿下加元服、正储位,德彰九州,器蕴山河。此非独天授之姿,亦赖明公以元舅之尊加以训导。某虽愚钝,亦知神器有归,则大梁可兴。明公总戎方镇,威德遐被,他日殿下御极,明公必如尚父佐周、萧曹辅汉,使九鼎重安、八表清晏,故当受此礼。」

庾亮深吸一口气,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君过誉矣。」

庾怡站在一旁,悄悄看了眼庾亮。

元规不是毫无城府之人,但依然可以看出他心下大喜。

实在是这个幸福来得太突然,又太过巨大,便是积年老吏也难以自持,何况元规?他本来就不是特别沉得住气的性子。

「且请入内。」庾亮点了点头,又朝小史吩咐道:「煮茶。」

小史领命而去。

三人遂分次落座。

庾亮沉默片刻,道:「君来得正好。天使携诏而至,令天下士人云集汴梁论道。汝为蜀中名士,可入京也。」

「敢问所论何道?莫非晋阳论道那般?」谯献之略加思索便问道。

「非也。」庾亮摇了摇头,随后吩咐庾怡将王衍所书,再由邵勋、王惠风修改得面目全非的文章递了过去。

谯献之疑惑地接过一看:《露华问对》。

第一篇《问道》就是一段对话一上问:「夫道生万物,万物岂无道迹?」

丞相曰:「然。」

上复问:「奚在?」

丞相日:

:「生息循转皆因道常,故道存万物。」

上诘之:「何以求之?」

丞相曰:「大象无形,至道无迹,不可索也。」

上恍然:「昔神农尝百草者,其求道耶?」

丞相曰:「或如是。」

上疑:「神农寿几何?」

丞相曰:「传言百廿春秋。」

上悟:「岂得道枢而延龄乎?」

丞相曰:「斯理或然。」

翻过这一篇后,还有第二篇,但他没当场看下去,只疑惑地望向庾亮。

「遣人来抄录。」庾亮说道:「露华堂乃沙海中一沙洲,风景秀丽,天子时常幸露华堂,召群臣问对。」

谯献之恍然,立刻说道:「仆知矣。」

「你等尽快起行,路上可互相抄录、讨论。」庾亮说道。

「遵命。」谯献之顿了顿,又问道:「明公可还有训示?」

听到「训示」二字,庾亮有些高兴,但故意板着脸道:「尔等乃梁臣,自当遵奉天子训导。日后这些话少说,否则我可保不了你。」

「是,是。」谯献之连声道。

见庾亮没话了,躬身而退。

庾怡看着谯献之离去的身影,拿过案几上那本问对,又翻看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