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大辽村情六处(1/2)
北城遭到了大规模的排查,弹劾国师狂妄的各种形式的奏折一日之间堆满了辽皇的案头床头和书房,有直接写常规奏折的,有吹枕边风的,有的直接人肉过去跪下嗷嗷大哭的。
这年头身为权贵谁家没点小秘密,谁知道你国师到底是真想查金狼盗还是借机搞我们?这天下就不存在铁板一块上下一心的政权。
辽皇也很头疼,他信任国师,非常信任,为了支持国师他可以强硬的否决或强行推进一些事。
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无视权贵们的不满。
辽国不是大唐,不是皇帝一个人就可以说了算,其实在大唐也不是皇帝说了算,只是这种集权在辽国更不现实。
辽国是很多部族的组合,而很多权贵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或多个部族,如果辽皇过于一意孤行,部族领袖直接回自己的部落不再效忠辽皇是常有之事,若是惹急了,直接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面对庞大的政治压力,辽皇不得不紧急召唤了国师,询问此举的深意。
“臣以为,赵玉书到了。”
“朕知道,他不是早就进了临潢府吗?”
“臣以为,昨晚的金狼盗就是他。”
辽皇向后靠了下身子:“他为什么选了萧鞑木家?”
“臣不知,此人行事诡谲,不拘一格,他真正的目的暴露之前,很少有人能猜到他到底在想什么。”
国师对赵玉书的评价很高,如果赵玉书听到会嘿嘿一乐:那是因为老子也不知道自己想干啥。
“但你这么查,也不是办法,查到什么时候算个头?”
“以臣之见,自然是查出来为止。”
辽皇摇了摇头:“不行,三天,朕替你拦住他们三天,无论你查没查到,就到此为止,另外,无论你查出什么,只要跟赵玉书无关,朕都不想听到任何一个字。”
国师低下头:“臣,谢陛下。”
北城一时间真正意义的鸡飞狗跳,辽皇许下三天之约,并且明确说明无关赵玉书的事一概不算事之后,权贵们虽然仍心有芥蒂,但终归闹不到造反那一步,无非是敞开了门让你搜出点不合理的金银,或者某人特殊嗜好的地下室而已,而且草原也不像中原那边私藏几具甲胄就算谋逆,一些小爱好流传出去也不过是南城平头老百姓茶余饭后多了点谈资,无伤大雅。
北城的事虽然传出来一点点消息,但南城的百姓想知道全貌和细节还是不现实的,赵玉书又在刘海云的必经之路上拉了三天车,硬是没等到,但他相信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到了第四天,他才刚刚拉上那条路,却发现在家老实蹲了三天的刘海云竟早早等在那里。
“哑巴!赶紧过来!”
刘海云正坐在一个茶寮下,骏马拴在一旁,时不时的前后看一眼,一看到赵玉书急忙招手。
“老头子不让我出门惹事,你那一坛子酒我没舍得一口气喝完,三天里馋虫都快蹦出来了,拉着你的酒跟我走!”
赵玉书立即露出为难的表情,嘴里啊啊不停,手上比划来比划去,示意这些酒是别人要的。
“管他娘的谁要的,谁不服去我家找我去,赶紧走,不然爷爷抽死你个狗东西!”
刘海云扬起马鞭,赵玉书立即一个哆嗦往后退了一步,不敢再说什么。
刘海云得意的跨上马,当先开路,顺便叫几个随他一起来的下人帮闲去各个府上通知自己的狐朋狗友,准备在家里开个小宴,犒劳一下大家被禁足了三天淡出鸟的嘴。
赵玉书低着头拉着车,跟着刘海云再次来到刘府,不等刘海云招呼,立即主动抱起一个酒坛子跟在了他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