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371章 王莽:我要做身毒皇帝,我要在身毒变法!

第371章 王莽:我要做身毒皇帝,我要在身毒变法!(1/2)

目录

《空军日记》:垂钓两月有余,竟无鳞获。

非技拙也,实乃恻隐之心所至,见游鳞吞饵,辄生悯意,弗忍收纶。

每投竿于清漪,必默祝曰:“愿鱼乐其乐,吾观其观足矣。”

. . . . . .

在十七钓鱼的两个月中,各朝根据天幕中不经意透露出的知识,科技有了较大发展。

比如纸张,上到三皇五帝,下到商周秦汉,大家都有了。

文字,夏商周直接选择引用后世文字,因为他简单。

而且因为天幕的原因,只要出现过的文字,用心记一下,就知道是什么字。

倒是有贵族不愿意。

因为知识是维持自己地位的统治根基,大家都识字,就相当于大家都不识字。

他们嚷嚷着用自己的文字,绝对不用后世文字。

但这种观点没占据主流,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

只要天幕一直出现,民间自然而然就会识字,懂知识。

到时候,上层用自己的文字,下层用后世的文字,那还是同一个族群吗?

而且后世的文字还有配套的拼音,学习起来很简单。

天幕虽然乐子视频居多,但也有科技、历史视频。

自己的文字,学习起来复杂。

到时候,民众可比贵族懂得多。

而且他们人数占多数。

强硬的不学习后世的简单文字,到时候百姓就会思考:“我会的知识比你多,凭什么你当贵族?”

大禹治水,尚且知道堵不如疏。

与其等民众思考,倒不如引导民众,还显得大方、亲民一些。

总要有人管理国家的,给他们一条上升通道,让他们不造反就行了。

虽然失去了一小部分权利,但总比被百姓掀翻统治好吧?

. . . . . .

没有火器的时代,东汉末年、唐、宋发展的比较快一些。

因为冶铁技术相对于先进一些。

有火器的年代,明发展的比清快。

因为清朝正忙着镇压造反,汉人没几个愿意帮清朝制造火器,逃的逃,造反的造反,剩下无数不多的人,技术是真的很一般。

清八旗、蒙八旗、汉八旗里没人善于工匠吗?

有!

但还是那句话:我家的苦在祖上入关的时候就吃完了,现在轮到我享福了,你居然让我去做工匠,信不信八旗也可以反清复明?

有一个名叫戴梓的人,虽然没有营销号吹的那么强,但确实挺强。

康熙初年,在吴三桂和正蓝旗拥立永历帝反清复明的消息传出来后,十三岁的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云南。

康熙中年,不管是当翰林院侍讲的他,还是已经研制出了子母炮的他,都跑了。

在重重监视之下,毫无声息的跑了。

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跑的,又跑出来哪儿了。

怒火中烧之下,康熙把气撒在了天地会和白莲教身上。

而被流放盛京的戴梓,没有跑。

因为遍地都是战友,流放的犯人也好、驻守龙兴之地的女真族人也罢,都想着打进关内。

反清也好,复明也罢,对我们都不重要。

我们只想去关内!

康熙要派人捉拿戴梓回去,肯定不会派大军,无非派出小股部队带上圣旨,护送他回去。

路途这么长、东北寒冷,偶尔冒出几个敢截杀朝廷天使的土匪,不稀奇吧?

如果康熙派大军来,那就莫要怪我们打出旗号:勿使清帝东归。

我们只想入关,我们可以打进去,也可以和清帝谈判,把我们请进去。

请我们进去,我们仍然拥护大清。

但你敢派人将我们的武器专家带走,绝了我们入关的希望。

呵呵,那我们也可以反清复明嘛。

至于什么和戴梓一起入关之内的话语,骗骗小孩还成。

手里没有武器,不能威慑清帝。

头天入关,第二天就要被埋在乱葬岗。

中原的消息虽然还没传来,但猜也能猜到,肯定是遍地烽火。

这时候,如果传来东北造反的消息,爱新觉罗家族怕是真的要完了吧。

孰重孰轻,康熙分得清。

. . . . . .

秦朝。

项家不出意外的,准备造反。

但却发现,除了自家族人,几乎没有百姓愿意跟随。

甚至连楚国曾经的贵族,失去了地位的贵族,都想着和嬴政合作。

出海去做生意,因为嬴政允诺将来可以允许六国贵族在海外重建封国。

虽然没有说将来是多久,也没说有什么要求,但总归给了贵族台阶下,给了他们一个可以自欺欺人的借口。

先做海商,挣点钱,将来好建立封国。

这群人还反过来规劝楚地民众。

“不要跟着项家造反,他们是为了一己私利。”

“你们想想,等陛下从海外寻来高产作物、等墨家巨子造出器械,大家的好日子就来了。”

“跟着项家造反,他未来行分封制,不又上了六国乱战的老路?”

“原本的历史上有个刘邦,可现在他是始皇义子,新仇旧恨加在一起,项家肯定要杀了刘季的,还有谁能阻项家?”

“朝廷已经在制定新法了,未来不会有那么严苛的律法了、也不会有那么繁重的劳役了。”

“大家踏踏实实种地,有生之年一定能见到盛世的。”

项家对于这种言论严厉否认。

从秦楚联姻讲到倒霉的楚怀王,又讲到灭国之恨。

谁家没有几个父子兄弟被秦兵杀害?

然而这套言论并没有说动百姓。

十七钓鱼的第二十天,始皇抢到评论机会,拍了一张楚国王室的大合照。

次日,始皇再次抢到评论机会。

【项家来咸阳,允楚国王室将来于海外复国。项家不来,楚国王室悉数坑杀!】

项家自然不愿,仍然宣讲仇恨之说。

但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总要往前看。

百姓想的很简单:又不是异族入侵,仗都打完了,天下也一统了,何必再掀起战乱。

真能赢还好,项家当皇帝,自己等人混不上公侯,也能捞个爵位传给子孙。

但是赢不了,行分封,和战国有区别吗?

行郡县,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

你们说秦律严苛,但现在始皇已经命人改了。

别闹了,你们要去复仇,你们去,我只想踏踏实实种地。

“楚王当王,和嬴政当皇帝,吾等生活有什么差别吗?”

“现在始皇愿意改,给了吾等希望,吾等又何必造反?”

民众还反过来质问项家:“你们不是忠心楚国王室吗?”

“那你们还不快去咸阳,再不去楚王全家都要没了。”

去还是不去,是个问题。

最终,项梁决定带着项氏一族部分人去咸阳,让项羽出海。

然而项羽不去,始皇肯定不会满意。

于是,项梁在家族中找了个和项羽身材差不多的死士,答应他照顾好他的妻儿。

死士拔剑自刎,项梁又命人用刀将脸皮割下来。

始皇问起来,就说:“项羽不愿降秦,无颜以对先祖,遂割面自刎而死。”

至于始皇信不信,那就是始皇的事了。

项羽带着部分声名不显的族人以及家仆,踏上了出海的道路。

咸阳城。

徐福仍然在做他的火器威力观测员。

因为造船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墨家已经造出了烟花,等新年祭祀之时,咸阳会有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

告祭祖先,震慑反贼。

. . . . . .

汉朝。

刘邦和吕雉忙着给刘恒生弟弟。

刘恒忙着处理朝政。

刘盈忙着解剖尸体。

韩信本来准备去草原逛一趟,但粮草还没准备充足,就传来草原内乱的消息。

因为匈奴人都有天幕,但部分人看不见(指马赛克,没有声音,只有一块天幕。)

又有部分人看得见天幕内容。

“或许是心底善良的人才能看见。”

“不,是有华夏血脉的才能看见。”

“不对,是被上天选中的人才能看见。”

因此,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下,匈奴发生内乱。

连天幕都不待见你,你有什么没资格当贵族、当单于?

只有我们这些能看见天幕的,被上天选中的人,才配当贵族、做单于!

韩信派人去查,想知道到底是谁挑拨的。

最后发现是阴差阳错,罪魁祸首是自己。

自己派了探子去草原,然后发现有匈奴人和自己一样也能看见天幕。

探子先拉近关系,表明大家都是天幕认可的华夏人,你们祖上一定有中原血脉。

然后又和他们讲天命论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查清楚原因,韩信一时间哭笑不得。

能够不动用军队,用攻心之计引得敌人内乱当然是好事。

但韩信很想和匈奴单于碰一碰。

听天幕讲,自己死后,刘邦就被匈奴围了。

虽然自己总吐槽刘邦的带兵技术一般,但除了自己和项羽,在剩下的人里,刘邦的带兵技术也是拔尖的。

打不了完全体的匈奴了,没劲。

半残的匈奴,韩信不想打。

随便问了问谁愿意去,派了些人去给匈奴添了把火。

. . . . . .

武帝时期。

造船速度极快,因为舍得花钱,有足够的人手。

钱不是国库出的,也不是司马相如出的,而是勋贵和藩王们。

霍去病与司马相如召开了招商大会。

参会的贵族们,纷纷慷慨解囊,出钱、出人。

根据出钱、出人的力度大小,决定了大汉第一场海航通商的分配额度。

武帝闻言,表示自己也要占一份。

贵族:要么出钱,要么出人,没有干股的说法!

刘彻:朕是皇帝。

贵族:你是天帝都没有用!

经过亲切友好的会谈,刘彻派兵捉奴隶,并对囚犯实行劳动改造制度,成功的占据了一股份额。

造船厂,日夜不停。

司马相如在四周刷上标语,激励工匠和民夫。

【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今日造船工,明日万户侯!】

十七钓鱼的第三十天。

大汉有了九艘可以出海的船。

经过大汉皇帝刘彻同意,在大汉海军指挥官霍去病、海商负责人司马相如的率领下,带着海军士兵,进行为期五天的试航。

第五天,有一艘海船返航,在码头将书信交给官员之后,又立马出海。

书信快马加鞭送到长安。

【姨夫,船还行,我准备去周边逛逛,做点小生意,勿念。】

刘彻傻眼了,环顾四周。

只有卫子夫、卫青,还有南越王子。

“让你出海!让你出海!”

“让你偷跑!让你偷跑!”

“让你做生意!让你做生意!”

南越王子抱着头,任由刘彻踢踹。

这一刻,他十分想念司马相如。

平时霍去病惹陛下生气,挨揍的都是司马相如。

“卫青,去造船厂,督促他们继续造船,要尽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