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赤潮覆清 > 第675章 冲山(三)

第675章 冲山(三)(1/2)

目录

马头山紧要,清军在此布置了两百多名八旗兵,既是压阵督战的中坚,也是危急时刻用来破敌的利刃,如今红营的攻山部队发起进攻后刚过一个时辰,就已经直逼山林主寨而来,周围一个个失陷的山岗和工事一次次证明了,清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尚有坚持作战的能力,可只要红营的甲兵冲进工事里,无一不是一触即溃。

防守马头山的清军主将显然没有把希望放在山寨里那些绿营能和红营肉搏得胜的机会之上,第一时间便投入了手里大部分的八旗兵,裹着数百名绿营甲兵,希望靠着这突然的反冲击将攻山的红营部队推下山去。

从马头山山顶,可以清晰的看到附近大部分据点的情况,西面的叉子岭的一座山顶上,早已经飘扬起红营赤红的旗帜,但铳炮之声却一刻不绝,显然驻守汪家峪、铁架山等地的清军部队正在组织兵马进行反扑,他们只要有一支清军部队抵达马头山这座清军的后路要冲,保住清军后路的希望就大了许多。

马头山上的清军,如今正应了那句话,坚定守住便有办法。

但红营的部队反应也极快,此起彼伏的急促哨音之中,前列的部队迅速的改换着阵形,火器兵将手里的飞礞炮随手扔在地上,从腰间的弓囊里抽出短战弓,弯弓搭箭撒出一波箭雨。

他们手里的短战弓不是清军常用的大弓重箭,而是明末南方明军常用的小弰弓,这种弓拉力不过八十余磅,箭矢轻至一钱左右,面对未镶铁的布面甲都很难轻易穿透,对明铁扎甲和镶铁布面甲之类的铁甲,更是要拉进到三四十步的距离,才有穿透的可能。

但这种弓也有其优势,拉力较小,训练起来就相对简单许多,弓身短、重量轻,携带起来也方便,山地作战之时也不会被弓箭限制战术动作,而且射速相对也快,熟练的弓手在清军的大弓重箭射出一箭之时,就能使用小弰弓连发三到四箭了。

红营把这种小弰弓配置给了火器兵,鸟铳手也多有装备,就是为了在山地战场之中应对敌军的突袭,山势起伏、山林密布,障碍物众多,两军近身接战之前,往往就只隔了几十步的距离,正是小弰弓最理想的射程之内,火器兵和鸟铳手在这种距离里装填火器根本来不及,便取弓作战,他们也不需要有多高超的箭术,只需要一口气将箭囊里的羽箭射光即可。

纷乱的箭雨能够一定程度上给予冲锋的敌军一定的杀伤,也能搅乱敌军的阵势,在两军接敌搏杀之时,就能为己方抢下一个先手,这其实就是明末明军的标准战法,鸟铳手和火器兵携带弓箭,远战用铳、近战拉弓,清军的火器部队发源于明军,军律之中同样是要求鸟铳手配备弓箭的。

只不过以明军和清军基层士卒的素质,敌人冲到几十步的距离内,早就已经崩溃了,哪里还有胆子使用弓箭继续作战?上面的官吏连火药铳弹都要贪墨,这羽箭短弓反正也用不上,自然是直接贪墨一空了,律操典的要求,自然就成了一纸空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