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指鹿为马佞臣玩火 含沙射影春官中邪(3)(1/2)
唱着、走着,烂草一绊,他竟一跤跌倒在地上,头破血流,再爬不起来。永乐原以为“罪 状”中的一些不实之词,纪纲会申辩,不想他全部认下,大出人的意料。十几年中竟有如此多的违法劣迹,永乐怒不可遏,再不说“三覆奏”的话,即命凌迟处死,一应家小数百口男丁无分少长皆徙戍边疆,女眷发教坊司或功臣家为奴,列罪状颁示天下。
纪纲的爪牙、锦衣卫指挥同知庄敬刚刚升了都指挥佥事一个月,调出锦衣卫到山东捕 倭,直接被从海边抓了回来,和纪纲一起享受了磔刑。指挥佥事袁江、千户李春、镇抚庞瑛等全部诛杀,连沈文度也于在逃三个月后被抓,以纪纲同谋犯被杀于南京。纪纲的家产大多归了黄俨,家小中只有李盼儿被黄俨悄悄藏匿起来。
纪纲被杀后,永乐多日坐卧不宁。他不是舍不下一个天性残忍的厉爪鹰犬,而是纪纲的所为对他身心的触动太大了。身边最亲近的武臣多年来横行天下、祸国殃民不说,还包 藏祸心,僭称万岁,若不是及早发现,说不定什么时候皇帝会落入他的手中,被幽囚、被 处死,他不敢再往下想。
如果,锦衣卫指挥使是身边的奴才呢,像郑和、海童、侯显、李达一样,不但忠心耿耿,还做出了一番大业,那就试一试。纪纲倒了,死心塌地的爪牙被杀,保不准锦衣卫里 还有纪纲更多的死党会借机图谋不轨。于是,他命黄俨暂时兼任锦衣卫使,对锦衣卫进行 清洗,之后,看情势而定,抑或成立一个直接听命于皇帝、由太监掌控的机构也未可知。
庄敬、袁江等已死,其他佥事、镇抚、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以至士兵,除自述外, 每个人都可以检举、告发他人私交纪纲的恶行。这一来热闹了,每个人都想洗清自己,就拼命地告发别人,弄来弄去,锦衣卫里没有几个人是干净的。
黄俨明知大多数人虽然做恶不少,但不一定能交结纪纲,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撕来咬去,从中渔利。证据确凿的,交与三法司处理;核来核去确无交往的,年长者致仕,年少者调任他卫,再从京卫中遴选一些军官到锦衣卫任职。
谁不知锦衣卫有着“肥差”和皇上“亲军”的名号,又大权在握,黄俨故意放出风去, 广纳贤良,搅得京卫的军官们一个个趋之若鹜。东奔西走,打通关节,以得一美差为幸事。 最后,所有的“苦主”们都寻到黄俨门下,黄俨不哼不哈,只让属下记下所纳金帛、宝钞 数量,最后像取进士看成绩一样,看礼单大小,来了个从高到低的录用,且在几个关键的 岗位、如专管刑狱的镇抚司等安插了自己的亲信,一举多得。
黄俨得意着,但尚未完差,皇上似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要他回宫复命。君威难测,皇上却任命了已被黄俨洗刷走的原锦衣卫佥事刘敬为锦衣卫指挥使,侍卫头领张杌为指挥同知,由刘、张二人负责锦衣卫后期官员的就任和内部调整,黄俨一下子傻了眼。
他蔫茄子一样往司礼监走,猜度着皇上的用意,思虑着锦衣卫后续的事。回宫倒是没 什么,可在宫外许诺的事大多不能兑现让他忐忑不安。送上厚礼的人中,很多都是各部院官员介绍而来,当下虽惧自己之威势不敢造次,说不定哪一天得了机会,也会像咬纪纲一 样把自己咬得遍体鳞伤,一想到纪纲被绑于刑柱上一刀一刀割肉而嘶嚎的情景,黄俨不禁 打了个冷战,一股热流顺着大腿往下淌。
这是他最近新添的毛病,一遇惊吓,小便就失禁。
自永乐十五年下诏营建以来,全国各地的木匠、工匠、士兵、百姓陆续被征调到北京服役的达百万以上,不足十万人口的北京城忽就有了百万之众,冷清的燕京便不再冷清, 安静惯了的,一时却有了人满为患的不自在,各有利弊吧。
围绕宫城工地的东西南北四面住满了为建筑而来的人,而为这些人服务的吃食、蔬菜、 水果、缝补等各行业迅速兴起,人货云集,熙熙攘攘,一环套一环,繁忙、喧闹、嘈杂。 永乐的骨子里就是个大场面、大动作的人,北京多处工程同时开工的沸腾场景和摩肩接踵 的人群,他看着舒坦,用韩信多多益善的话来形容他此时观景的心境最适合不过。宫城、 皇城、京城,从里到外,层层叠叠,到处都是忙碌的役夫、军士,到处都是山一样的料场。 抬木的,搬砖的,砌墙的,上梁的,北京城俨然笼罩在一个巨大的工地下,就像当年文渊 阁开馆修《永乐大典》时一样热闹。
由宋礼、陈瑄分别疏浚过的三千里大运河已畅通无阻,只是比往日更繁忙了,或粮或木或砖或石源源不断由运河运往北京。朝廷有令,不管是漕船还是商船,只要是走运河往北京扬帆的,都有附运北京建筑用料的任务。如苏州、长洲、镇江和临清产的方砖,因为很重,若专船运输也运不了多少,耗时耗力,且效率不高。陈瑄建议搭载后,商船或漕船经过产地时,视船大小,装运一定数量,于船,不是负担;于装卸也便捷了。于是,大量 产自京外的建筑用材的运输,在无需耗费太多人力的情况下,用搭载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解 决了。
建筑所需木料还是采自南方人迹罕至的大山中。永乐四年,以工部尚书宋礼为首的几个大臣曾分别被派往四川、湖广、江西等地,因漠北战事,宋礼等被中途召回,采回的巨木一部分用到天寿山长陵,一部分就堆在了通州张家湾的料场里。这一次采木,宋礼轻车熟路,仍把采木民夫分成几路,分别到湖广、江西、四川,重新整修了十年前开辟的道路, 伐倒巨木,修理齐整,推入溪水中,顺长江而下,从运河口截住,随船运往北京。其他用 材如大理石,则采自京畿房山的石窝店,琉璃瓦则就近烧制。
次年五月初,皇帝临时朝会和寝居的北京西宫落成,虽然小了些,一样的气势不凡。 居中最为高大的是奉天殿,两侧有左右二个配殿;南为奉天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 殿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等宫,整个建筑群有点像皇宫和王府的混搭。
进入新宫,礼部尚书吕震却是满脸的丧气,没有表现出一点对皇上喜迁新居的祝贺和喜兴。这些日子,皇上在新建的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贺,开科取士,引不起他一点兴趣。 早朝后,几个阁臣和部院大臣留下,继续和皇上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