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42章 群谋失断

第42章 群谋失断(2/2)

目录

好吧?终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倒是让这“天资凶谲,舞智御人”蔡京得了便宜,弄了个一权独大。

那元丰、元佑党人醒过来味后,随即握手言和。意见倒是一致,先干掉了这恶厮再争谁是一哥!

然,事与愿违,这老家伙太能折腾,饶是让两党绞尽脑汁且是无为。

饶是那蔡京自家作死。用人不当,弄出来个朱冲、朱缅父子,饶是个尾大不掉。

皇帝迫于压力,才以“彗入奎,娄”逐了那蔡京去到杭州居住,这朝中上下这才且得一息安寝。

却不曾想,刚好了没几月,那汝州瓷贡便半路杀出来一个宋粲,一路鸡毛鸭血,将一个汝州搅的天翻地覆。最后竟让旧党经营多年的汝州由得一个空降的“秘书”抄了后路。

那元佑党懊恼,倒不是为了那沉甸甸的大钱,饶是被这乱拳打打死老师傅骚操作给整的实在是太窝囊。

元佑党懊恼,那元丰党却也没有高兴太久。

本来且是个大欢喜之事,却不料,那宋粲却好死不死的弄出来一个“蔡字恩宠”来,可不让人牙根痒。

心道:我们合力才把这厮给弄走好吧!你想咋滴?

那位问了,这蔡京不是元丰党之人麽?

是又怎的?

盖因此翁太独,有他在别人都不要想什么发财的事了!

弄点钱你就兴办官学,弄点钱你就搞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还没完没了的修路,盖房搞基建。

你老是搞这种社会救济国家化制度化算怎么着?这些花出去的钱是怎么收回来?收的是谁的钱?

归根结底,还不都是士绅大户商贾豪民的钱啊!你这弄的,让我怎么对得起我的衣食父母?我手下还有一个排的兄弟等着吃饭呢!

你这宋粲也是闲着没事,好好的看着那程之山老老实实的烧瓷不好吗?你这会子弄出个“蔡字恩宠”是何居心也?

于是乎,两党再次合流,欲治那宋粲之罪。

刚想下手,蓦然发现那孩子他爹宋正平却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啊。

不声不响的与那宦官交情深厚,手眼通天到能绕过中书省,直接问官家要手诏!

而且不是中旨,而是手诏,皇帝亲手写的条子!关键是这官家还真给他写了!

再加上,宗室的吴王,何许人也!那是争过帝位的人啊!无缘由且死皮赖脸的认了那宋粲做了干儿子。就连做个弄瓦的家宴,也是内东条的主事杨戬亲为打点府宴,内廷的主司亲自到场。那后宫此时已是个不安分,饶是个赏赐不断。

这都能姑且不说,官家不出三日便召见宋粲两次,更气人的事,这厮和官家说些个什么竟问之不告!

你这搞的人民群众一丝消息都得不到啊。而朝臣多受那宋正平恩惠,与他交好之人众多。令人不解的是,这宋家身后貌似还有茅山的影子。

看到这里,这帮人着实的被吓了一跳。这还了得?

你这是想一家独大啊?以后议事不用去文德殿了,去你宋邸大堂好了。

若是遇到个意见不合撕打起来好歹还能赊个药吃。若在文德殿上打起来?那皇帝是干看热闹不拉架的!

想想不行,尽管与我有恩,但是,鱼肉和熊掌不能让你一个人都吃喽。

于是一帮人又在一起盘算,你不是一家独大麽?好!先治你儿子的罪。留下一个质子与我,日后好相见也!

盘算虽好,却不曾想半路杀出一个更狠的。

一番神仙彩虹小马屁将那官家拍的那叫一个舒坦,且什么顺耳说什么。一句“皇权归正”毫无悬念的把这事给截胡了。

这帮大臣心下想了:也好,你想做坏人就让你做,反正不能让宋家做大,谁做都一样。要门下旨意?给!半天不到就刷了一道圣旨给他,拿去玩吧!我看你这四品的小官,朝堂门外听喝的,还真能成了精?

不成想吕维这厮完全不按套路,出手就是大杀招,生生的给搞出来一个“真龙案”。

手段之毒辣,心思之缜密远甚于那蔡京。

毕竟那蔡京也是要脸的,吕维这厮却是一副“脸是啥?好吃不?”的嘴脸可可的让人生厌。

且那蔡京再有诸多不是也只是要钱,而且钱财也多用于民生扶贫,好名声大家也能跟着沾点光,坏名声且是大家众口一词,一起推给他背了去,也能算是一个皆大欢喜。

而新来这位吕大勾当,那是一个直接奔着要命来的啊!

“真龙案”事涉宗室,朝臣,内廷三方。而且,牵连者皆御品的大员也!果真是大手笔。

但这帮人却没想过,这大手笔之后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更大的手笔。

不过,按他们记吃不记打的心性,料也发现不得什么。

这想不到的话就会心慌,看不到的那才叫瘆人。尽管不晓得这吕维要干什么,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厮且不是要干什么好事。谁家好人一出手就是刀光剑影的?

如此,此次前来的朝廷官员却无一个从三品以下官员也。

那位说了,官大了不好麽?

好,官大了权就越大!

但是,有人听你的才叫权,没人听你的,那只能算穷嚷嚷。

自古权力是要有人来执行的,权力下达是自上而下的。但是执行权力,却是自下而上的。就像彼时王安石慷慨陈词,却被文彦博一句“务要人推而”噎到不吭气一样。

任何权能执行的才是力,有执行的力才能称得上是权。自己在家说是没用的。

皇权大不大?你且掰了手指算,自古能有几个皇帝拿得实权?

按这崇福宫此时情景,也就是说,朝堂之上起码四品以下的官员都没来。

这就意味着,基层的都在冷眼旁观。看谁能斗得过谁吧,反正都是伺候上宪,伺候谁都一样。

而且,只一个“真龙案”且让他们也见识了官场争斗的残酷。

恍然大悟后,才惊呼,这玩意真的能要人命的!并不是贬了官放到四A级风景区诗酒田园,采菊东篱下,看着满眼的南山如黛,等待柳暗花明。

也不像前朝那样指责一下别人“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那么斯文。

话说这三个臭裨将顶一个诸葛亮确实误人也。有道是“鸡多不下蛋,人多打瞎乱”。

成事且不在人多,而在谋、在断。

然,谋言者千口,决断者且只能一人。断,商英先生不能,即便是蔡京的那般狠人,也是一个乏断。章惇善断,是为独相也,不过这会子,这老头崇宁四年就驾鹤玩去了,算起来也是好几年的事了。

要是在等一个如此善断之人,也不知要几世。

然,那吕维切是厚积薄发之人,积年低位于朝中,便是一个“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

而且,也是个闲不住的,早早的就将那朝堂之弊,群臣之争看的一个一清二楚。你们玩的那些个花花肠子、幺蛾子早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且谋、算、判,断,皆由他一人。

且判断了朝局走向,明了官家的心思,分析了各方的力量。而后,这才筹谋了这“真龙案”。

此案一出手便是一个三杀局。

其一,借势,拢了官家的欢心,借的的皇权的威势行事。

其二,离间,事涉皆为官家近臣,内侍,让其失了官家的信任,清除其仕途权柄之障碍。

其三才是立威,生杀予夺于他一念之间。

威在,令下级官员依附于他。然,对于居高位者行得一个釜底抽薪之计。

你可以架空皇权,同样,我也可以架空你。

况且,已有御史刘荣不听那御史台招呼私自上表弹劾之事。

可见这六品以下官员不仅仅是像以往的那般隔岸观火,却也有那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人也。

断,善行此事者,且不止这官卑八品的“平章先生”一人也。

而正在这帮朝中大员坐在那崇福宫御容殿上数棋子,碎碎叨叨的发表自家的意见,吵闹不休之时,那吕维却在这深秋之夜将这“真龙案”做成铁案一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