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贵州刺史的一天(下)(1/2)
雍王府,书房。
赵孟启大步流星的推门而入,房内站着一人。
十七八年纪,剑眉星目,身姿挺拔,着鱼鳞甲,手持一杆马槊。
“你是何人?我父亲呢?”
“末将张弘范拜见刺史。”
张弘范,字仲畴,临安府人氏,禁军马军都统领、汝阳侯张柔九子,师从郝范,文武全才:“王爷去巡视禁军了,命末将前来效命。”
“我不要当什么刺史!我要见父亲!”赵孟启大吼大叫,没有任何理智可言,做着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举动,他只个十五岁的、被家人保护很好的雍王府三郎。
“王爷有话让末将转告刺史:
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急着回应,且许两年,去大宋治下的山河看一看,转一转,等了解了百姓之疾苦,世道之疮痍,再回来做你该做的事情。”
张弘范与赵孟启交际不多,只有数面之缘,今日对赵孟启的感观极差,身为皇室血脉,又养在雍王府中,怎么样也该当是个人物,如今一看不如自家将军远矣。
张弘范口中的自家将军便是全肃,从小受教于名师,勇冠军营的人物。
“我要见父亲!”
赵孟启还是不依不饶,张弘范任由其闹腾。
小半个时辰后,赵孟启也累了,坐在案前看着全绩留给他的东西。
一封取银函,可在府库中支取路费。
一方调兵印,紧急之时可调地方兵马。
一件卷宗,来自于枢密院机速房,关于孟氏血案的来龙去脉。
另附一肖像图,是为固封山知寨杨彦全。
赵孟启初见此画不免惊异,这人完全是父亲的翻版,去了胡须,少了华发,仅此而已。
“刺史何时起程?”
赵孟启不答。
“待刺史一切准备妥当,可派人去府上寻末将,末将先行告辞。”
这份差事是汝阳侯向雍王求来的,张弘范必须尽心竭力的办好,两年同行相护是一份厚重的履历,待新帝上位,张弘范必是从龙之臣。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本是降将,虽在灭金之役中屡立战功,但还是很难融入武勋集团,时年郭侃破大兴府让郭氏长了一波声望,渐而成为边将团体中的中坚力量,而张柔常年担任禁军统领,很少有外派作战的机会。
如今朝廷北迁,张柔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大兴府直面蒙古,禁军作战的机会不会少,只要张柔多捞些战功,张氏很快就会恢复到河朔望族。
再加上张弘范与赵孟启结成的关系,日后定可保张氏不衰。
张弘范即走,赵孟启没有了刚才的愤怒与失落,平静的坐在案前,姿态转换判若两人。
天下共主啊!
从继承不了侯爵位的妾生子一跃成为皇嫡子,而且这个身份还会往上累加,储君乃至于皇帝!
父亲、大兄二哥都会匍匐在自己脚下,那该是怎样的场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