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书句飞双声 辩古文字音讹叠韵(2/2)

目录

吕祥蓂抽了一根签,还是古人名叠韵。紫芝说:“姐姐说的这个古人,得和第一位相配才好。”祥蓂思考着说:“当年韦彪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上首已经有了孝子,现在必须请出一位忠臣,才显得连贯。但要和上文押七阳韵,哪能这么巧呢?”喝完令酒,祥蓂说:“有了。张良。屈原《九歌》里说‘吉日兮良辰’。‘吉日’是叠韵,敬良箴姐姐一杯。”兰芝介绍道:“根据《史记》记载,张良家五代人都在韩国做丞相,等到韩国灭亡,他想为韩国报仇,曾在博浪沙用铁椎袭击秦始皇,结果误中了副车。他的仇虽然没报成,但这份孤忠,也能和王祥的苦孝相媲美。各位姐姐似乎也该喝一杯。”闺臣说:“张良在韩国灭亡之后,还忠心耿耿,一心想着报仇。当时他虽然没遇害,但他这份不忘君恩的心,就是奋不顾身。这样的忠良,也应该像之前一样,大家都站起来喝一杯。”于是众人又都站起来喝了一杯。

宋良箴抽到一根签,是列女名双声。秦小春打趣道:“这可点到我们众人的‘本行’了,不管说得好不好,全看姐姐飞的这句怎么样,可别弄出一群‘夜叉’来。”宋良箴笑着说:“妹妹要是喝一杯酒,我就说个绝妙的句子。”秦小春痛快地把酒喝了。宋良箴说道:“姬姜。《鲍参军集》里说‘东都妙姬,南国丽人’。‘东都’是双声,敬丽辉姐姐一杯。”秦小春问道:“请教令官,像‘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这类,是飞一句好呢,还是两句好?”若花回答:“按道理来说,自然是飞一句比较合适;但要是常见的书还行,要是不常见的书,就得多说一句,才能让人明白。与其让人时刻追问上下文,倒不如随口多带几个字,这样不就省了很多口舌吗?”

兰芝问道:“请教姐姐,比如说上一家用过的书,下一家还能再用吗?”若花反问:“主人你是什么想法呢?”兰芝说出自己的意见:“依我看,凡是上家用过的书,下家一概不准再用,要是误用了就罚两杯,重新飞句。况且花木、鸟兽、虫鱼这类的词汇,在《诗经》《尔雅》《方言》《释名》里最多。要是都用这些书,不但没什么趣味,而且这几部书里的句子最短,大多只有四五个字,哪能有两个双声、叠韵呢?姐姐你帮我定的喝酒规则,岂不是有名无实了?”花再芳抱怨道:“要是按照主人说的,我们一百人就得有一百部书。不瞒姐姐说,我肚子里除了十几部经书,还有《史记》《汉书》和几部常见的子书,再加上几部文集,总共凑起来还不到三十种。你要一百部,这不是为难人吗?”闵兰荪也说:“我肚子里连二十种书都没有。”毕全贞表示:“我不但没读过一百部书,要是真读过,我可以发誓。而且书的篇幅不一样,像《左传》《礼记》,每部都有一二十万字那么多。现在不管多少,每部都算和《毛诗》篇幅差不多,一年要是能读五部《毛诗》,都算是极其聪明的了。要是仔细算,这一百部书得二十年才能读完。我今年十六岁,就算一出生就去读书,还得再读四年,大概过了二十岁,才能陪大家行这个酒令。”兰芝赶忙说:“我是怕大家都飞一样的书,太没意思,才随便发表这个看法,想着多飞几种书,既能多喝几杯酒,又好看。现在三位姐姐既然不愿意,我哪敢勉强呢!”

紫芝反驳道:“你们三位可知道才女的‘才’字是什么意思?要是一百人连百部书都凑不起来,还能叫什么才女!现在要是不定好规则,万一大家飞的书都集中在十几部上,以后传出去,岂不是个笑话?况且每个人读的书不一样,别人怎么能恰好飞到你读过的书呢?”花再芳解释道:“姐姐你不知道,这里面有五件难处。”紫芝好奇地问:“为什么有五件难处呢?”花再芳说:“就像说花鸟等名字,要让它们天生就是双声、叠韵,这是第一难,就不用说了。而且飞的句子,还要从花鸟等名字里飞出一个字,这岂不是第二难?还有,说的花鸟等名字,又要紧跟上文,要么同属一个声母,要么同属一个韵母,这岂不是第三难?这些虽然难,还能勉强应付,最让人招架不住的是,飞的句子里要有双声叠韵,你想想古人的书上,哪能像《诗经》里一样,刚好都有‘窈窕、辗转、参差、优游’这类词呢?句子里要是没有这些字词,你想出一万句也没用。再加上要一百部书,岂不是难上加难?”兰言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我有个调和的方法,这个酒令既然主人已经定了,以后要是有用错前面用过的书的,另外罚两杯,就算交卷,不用再重新飞句。你们觉得怎么样?”众人都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秦小春说:“既然这样,必须一一登记,才能清楚。这个差事让谁来办呢?”紫芝提议:“宝云姐姐的丫鬟玉儿,字写得好,记性也好,让她来写吧。”兰芝把前面几句写好,交给玉儿,又在席旁的茶几上摆好笔砚。秦小春问玉儿:“你姓什么?今年几岁了?”玉儿回答:“我姓王,十三岁了。”秦小春开玩笑说:“宝云姐姐给丫鬟起名字也太节省了。”宝云疑惑道:“为什么这么说呢?”秦小春解释:“你看,在她的姓上加个小点,就成名字了,这还不节省吗?”

蒋丽辉说:“我刚抽到鸟名双声,我交卷:鸳鸯。师旷《禽经》里说‘鸳鸯、玄鸟爱其类’。‘鸳鸯’是本题双声,敬芳芝姐姐一杯。”孟芳芝抽到了天文叠韵。若花提醒道:“这个题目范围很宽。依我看,不但天田、常陈这些星名不能用,就连东风、夜月这些比较宽泛的也都避开,这样才不显得空泛。”紫芝附和道:“姐姐说得太对了。要是用宽泛的,别的不说,单是风月这两门,就能写出一大篇了。”孟芳芝喝了令酒,说道:“月窟。《淮南子》里说‘是以月虚而鱼脑减’。‘是以’是叠韵,‘以月’是双声。敬玉英姐姐一杯,全场各位也各饮一杯。”若花笑着说:“这个令轮到主人了,全场肯定要讨个好彩头了。”

董青钿质疑道:“这句要是说得对,不但我们都有酒喝,而且玉英姐姐还要说笑话。但仔细推敲,‘是’是去声,‘以’是上声,恐怕芳芝姐姐说错了,要罚一杯呢。”春辉笑着说:“好久没听妹妹说话了,一开口就有酒喝,倒也有趣。你说‘是以’二字上去不分,确实有道理,可沈约的韵书里,‘是’字归在‘四纸’韵,正好是个叠韵。要是按照现在的语言来说,似乎上去声不分;但要是按照前人的韵书,芳芝姐姐好像说得没错。只好委屈妹妹喝了这杯罚酒,再去查看韵书。”董青钿争辩道:“我要是真的罚错了,自然该喝罚酒。但这‘是’字要是读成‘使’字,以后都不叫‘是非’,只能叫‘使非’了,哪有这种道理!”紫芝劝道:“我看大家还是行令吧,别再瞎说了。”董青钿追问:“你说的‘瞎’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紫芝解释:“古人把‘梦’读成‘瞎’,我劝你们别说瞎话,就是别说梦话。”秦小春说:“说话就得直截了当、爽爽快快的,现在各位姐姐说的话,就爱讲究古音,总是拐弯抹角的,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不爽爽快快地说呢?”锦云笑着说:“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成‘霜霜快快’,‘转弯磨角’读成‘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还好意思说别人讲究古音!依我看,大家说古音也行,不说古音也行,还是先把‘是’字查清楚再讨论。”婉如打趣道:“这是西方老先生来了。”董青钿说:“就像锦云姐姐说的‘说古音也罢,不说古音也罢’,她把‘是’字突然改成‘使’字,请教各位姐姐:要不是事先讨论‘是’字,谁能听懂她这话呢?”春辉说:“现在说也没用,等会儿把书查过,自然就明白了。”

正说着,宝云已经让丫鬟把沈约的《四声类谱》取来了。董青钿打开,仔细查看后,只好勉强喝了罚酒,说道:“光顾着替玉英姐姐争论,没想到自己倒被罚了一杯。还是说笑话吧,可别再连累我了!”秦小春说:“这是今天酒令里的第一个笑话,就像戏里的‘加官’一样。玉英姐姐先把‘加官’演了,我们好一出一出慢慢接着来。”钱玉英说:“刚才因为‘加官’这两个字,我倒想起一个笑话。”到底是什么笑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