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禅机 众才女尽欢结酒令(2/2)
题花开始讲笑话:“我因为春辉姐姐刚才说醉死的话,想起一个笑话:有个人特别爱贪杯,有一天他喝得烂醉,没想到大限已到,就在醉梦中被小鬼捉去,来到了冥官殿上。冥官正要问话,恰好他酒性发作,突然大吐起来,酒气熏人。冥官捂着鼻子埋怨小鬼说:‘这个人醉成这样,为什么还把他捉来?赶紧放他回去!’这个人还阳后,看见妻妾儿女都围在身边痛哭,他连忙坐起来说:‘我已经还魂了,不必哭了。快拿酒来!’妻妾见他死而复生,非常高兴,一起劝他:‘你就是因为贪杯太厉害,现在才活过来,怎么能又要喝酒呢!’这个人着急地说:‘你们不知道,赶紧多拿些酒来,哪怕喝得人事不知,越醉越好。’妻妾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人说:‘你们不晓得,我要是醒了,就要死了!’”兰言笑着点评:“太明白事理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带点糊涂反而最好。北方有句俗语,叫做‘憨头郎儿增福延寿’,还有‘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仔细想想,还真是很有意思。”
题花讲完笑话,便催紫芝:“笑话已经说了,你的字呢?”紫芝笑嘻嘻地说:“我说一个‘艹’字,像祝大姐夫用的两把钢叉。”这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题花拿着酒杯走过去说:“你要是不好好说个笑话,我一定灌你三杯。”紫芝连忙说:“我说,我说,你先过去。那公冶矮的兄弟名叫公冶矬,他也能听懂兽语。有一天,他正在向长官卖弄这个本事,忽然听到猪叫。长官问:‘它说什么?’公冶矬回答:‘它在那里教人说笑话呢。’”青钿劝道:“题花姐姐,今天就先饶了他,明天我们慢慢编几个笑话再好好收拾他。”紫芝还在嘴硬:“这猪昨天用尾巴撇兰,今天又要听笑话,倒是一只很有韵味的雅猪。”春辉笑着调侃:“‘雅猪’二字我可从来没听过。猪居然还能有韵味,这可太新奇了。猪怎么这么幸运能得到这个评价呢?”
春辉抽了一签,大声念道:“水族双声。”紫芝又开始打趣:“突然出现水族,难道祝大姐夫真要来耍叉了?”春辉赶忙说道:“妹妹别闹。我刚想到一个‘石首’,想用《竹书纪年》里‘帝游于首山’这句话。虽然可以敬大家一杯,但今天我们行的这个酒令,不是我自夸,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称得上千古独步。现在只剩三个人就要结束酒令了,必须趁这个机会把这个酒令的独特之处说一说,才不辜负大家的一番巧思。”玉芝质疑道:“你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将来要是有人照着这个题目,也凑出一百个双声叠韵,比我们还厉害,那岂不是要被人笑话?”春辉解释说:“要是按照我们的题目,把古人名、地名都去掉,再凑一百个,哪有那么容易!况且你之前猜错了将近一百条,那些也要去掉,就更麻烦了。就算勉强凑出来,不是《博雅》《方言》里的别名,就是《山海经》《拾遗记》里的生僻名字,还得先做注解,怎么能做到雅俗共赏呢。我们这个酒令好在一看就明白,不需要注解,所以才精妙。总之,别的酒令,不管是前人还是后人,比我们厉害的数不胜数;但要说这百韵诗和这个酒令,我斗胆说一句:石首。《任中丞集》里说‘千载美谈,斯为称首’。‘斯为’是叠韵,敬宝云姐姐一杯。”兰芝评价道:“这虽然是鱼的名字,但根据《左传》,也是人名,从地理上看又是县名。虽然和‘果蠃’的含义不同,难得一个名字有三种用法。这么巧妙,大家都应该喝一杯表示欣赏。”闺臣催促道:“这杯酒肯定得干。但接下来只剩两位就要结束酒令了,姐姐赶紧吩咐准备饭菜,行令的行令,吃饭的吃饭,才不会耽误时间。”众人纷纷说道:“姐姐要是不准备饭菜,等会儿酒令结束,大家都要走,看你能拦住谁!”兰芝见天色不早,而且大家酒也喝得不少了,只好吩咐准备饭菜。
宝云抽到人伦双声,说道:“刚开始行令的时候,良箴姐姐说过‘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这句话;现在快要结束酒令了,必须再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才算是有个完整的收尾。而且妙姬、丽人,只说了她们的美貌,至于品行,还没有提到,我想点一下这方面,心里才踏实。无奈很难找到合适的句子,虽然有好的句子,偏偏书又被别人用过了。”兰言附和道:“品行这方面是绝对不能少的。姐姐要是不稍微点一下,将来后人看到这个酒令,还以为我们是一群只知道喝酒的人呢。”宝云思考了一会儿说:“曹大家是自古以来的才女,不如用她的着作来点缀,尤其应景:夫妇。班昭《女诫》里说‘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一曰’是双声,敬周庆覃姐姐一杯。”玉芝说:“周,有普遍的意思,只怕酒令要结束了。”青钿质疑道:“好不容易轮到我来挑刺。请教宝云姐姐:‘夫妇’和‘石首’既不同韵,又不同声母,没有承接上一个酒令,难道不要罚酒吗?”紫芝马上说:“我和妹妹再打个赌:如果宝云姐姐被罚,我也喝一杯;要是你说错了,也按这个规矩。你敢不敢赌?”青钿不服输地说:“我就跟你赌!”宝云解释道:“‘妇’和‘首’同韵。青钿妹妹输了。”青钿难以置信:“我不信。‘妇’和‘首’发音差别那么大,怎么能归在一个韵里呢?而且一个是上声,一个是去声,绝不可能!”玉儿把沈约韵谱拿过来,青钿翻开一看,气得说不出话,一边喝酒,一边不停地骂“湖州老儿”。兰芝笑着说:“你虽然恨他,我却要感谢他,这位老先生倒像是专门来帮我劝酒的。”这话逗得青钿忍不住笑出声,酒都喷了出来,说道:“我活了这么大,今天才知道‘夫妇’还能念成‘夫否’。”
周庆覃抽到地理双声,说道:“今天各位姐姐说的这些双声叠韵,经史子集里的内容都有,我在旁边看着,都不敢随便评论。只有《庄子》里的一句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情:湖河。《庄子》里说‘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河汉’按照古音是双声,‘而无’按照今音是双声,敬若花姐姐一杯,也敬大家一杯,一起庆祝。”若花发愁道:“偏偏轮到我来结束酒令,还得说个笑话,这可怎么办?”题花连忙说:“容我稍微想一想,替你说吧。”玉芝提议道:“刚才春辉姐姐说我们今天的酒令是千古绝唱。既然这样,我明天就把这个酒令按顺序写在一个小本子上,买些好的梨木、枣木板子,雇几个刻工把它刻出来,流传到世上,岂不是很好?”题花开始讲笑话:“有一个教书先生特别爱放屁……”玉芝疑惑地打断:“我正说刻书的事,题花姐姐怎么突然说放屁,这是怎么回事?”闺臣笑着解释:“她在替若花姐姐说笑话呢。”玉芝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你快说,先生爱放屁然后怎么样了?”题花接着讲:“……他怕学生听见不雅,就在座位后面的板壁上刻了一个小洞,方便放屁的时候把屁股对着洞,这样就能掩盖声音。有一天,先生外出,东家偶然进了书房,看到这个洞,就详细问学生。学生把原因告诉了东家。东家皱着眉头说:‘好好的板壁,为什么要这样糟蹋?就算忍不住放几个屁,也是人之常情,何必要这样呢。等会儿先生回来,你一定要告诉先生,以后他只管放屁,板是不能乱刻的。’”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饭都喷了出来。玉芝抱怨道:“我刚说要刻酒令,她就编出这个笑话,真是个刻薄鬼。”
若花摇了摇签筒说:“刚开始是‘五百岁为春’,还有‘吉日辰良’等句子,都暗暗蕴含着祥瑞的意思。现在轮到我结束酒令,必须也用一个好句子,才能有始有终。但是要用一句话完美结束酒令,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承接上文,并且满足双声叠韵的要求,不知道能不能抽到合适的题目。”随后她抽到了一枝花卉双声的签。青钿问:“这个题目还不算太窄,姐姐打算用什么花名呢?”若花回答:“我刚想到‘合欢’二字,既能承接上文,又和现在大家欢聚的情景相符,必须用这个才合适。”青钿建议道:“既然这样,引用的句子为什么不用嵇康《养生论》里的呢?”若花摇了摇头,想了想说:“有了:合欢。《礼记》里说‘酒食者,所以合欢也’。‘合欢’是双声,大家一起欢饮一杯。”众人纷纷称赞:“这句结束得太好了,不仅‘酒食’二字点明了今天喝酒的主旨,而且‘合欢’二字又有大家一起欢饮的意思。虽然只有几个字,但结束得如此巧妙,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若不是心思巧妙、口才出众,怎么能说出来,真让人佩服!”玉芝却泼冷水说:“结束得固然好,但《礼记》有人用过了,要罚一杯。”后面又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