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打铜旗秦琼破阵 挑世雄罗成立功(1/2)
东岭关的守将是杨义臣,他官拜大元帅,拥有万夫不当之勇。杨义臣有五个儿子,分别叫杨龙、杨虎、杨豹、杨熊、杨彪,个个都有一身好本事。此时,听闻秦叔宝领兵前来攻打东岭关,杨义臣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秦叔宝身为元帅,作战极为勇猛,对付此人只能智取,不可强攻。我们可在关外布置一座战阵,周围派二十万精兵严守。阵中树立一根旗杆,用八根巨大的木头拼接成一根,长达十丈,杆顶放置一个大方斗。这方斗一丈有余,里面坐着二十四名神箭手。任命东方伯为守旗大将,此人勇冠三军,黄面赤须,使一把大刀,就站在铜旗之下。此阵名为铜旗阵,此外,外面还布置了八面金锁阵,阵内暗藏绊马索、铁蒺藜和陷马坑,只等秦叔宝前来闯阵,到时他必定被擒。除掉秦叔宝,西魏便不难攻破了!” 商议完毕,杨义臣又写了一封信,派使者前往幽州,邀请罗艺前来协助守护铜旗阵。使者领命,即刻前往幽州。
再说燕山的罗艺元帅,收到杨义臣的书信后,大为震惊:“原来西魏王已经造反,秦琼担任元帅,连夺数关,如今兵临东岭关,还请我前去协助守护铜旗阵。” 罗艺对使者说:“你先回去复命,本帅身为元戎,职责所在,不能擅离驻地,以防边外生乱。我会派公子罗成前去,擒拿反贼。” 使者谢过罗艺,返回东岭关复命。罗艺对罗成吩咐道:“你去守护铜旗阵,切不可念及与反贼的亲戚关系。一定要将他生擒回来见我,由为父亲自斩杀,不可违抗军令!” 罗成答道:“爹爹放心,孩儿身为隋家将领,他是金墉城的元帅,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孩儿怎会因私情而误了国家大事?” 罗艺听后十分欣慰,说道:“我儿若能如此,为父便无忧了。你速速收拾行装,即刻出发。”
罗成领命,回到内堂收拾行装,暗中将此事告知母亲。罗成的母亲说道:“我儿,你爹爹的话,你可不能全听。看在为娘的面子上,你表兄只有一个,你前去切不可帮助杨义臣,而是要帮助你表兄破阵。” 罗成有些为难地说:“孩儿明白。可若是帮了表兄,此事一旦传出去,回来见了爹爹,孩儿性命不保。” 母亲安慰道:“孩儿,你此去只需表面上守护铜旗阵,暗中帮助西魏,随机应变。若真能保全你表兄,就不必回来了。” 罗成点头领命,随后收拾好盔甲、马匹和兵器,出来拜别父母,他不带人马,只带了二十名家将,便前往东岭关。途中,罗成心想:“我暂且不急着去东岭关,先去见见表兄,通知他消息,然后再去东岭关与杨义臣会合。” 主意已定,罗成径直往西魏营地而去。
过了几日,西魏营中的军士前来禀报,说幽州的罗公子求见。徐茂公和秦琼一同出营迎接,将罗成请入营中。众人施礼完毕,徐茂公吩咐摆酒为罗成接风。席间,罗成问道:“你们与杨义臣交战了吗?” 徐茂公答道:“还未曾交战。只因杨义臣摆下一座铜旗阵,外面又有八门金锁阵,他要你表兄独自攻打铜旗,所以我们未敢贸然进兵。如今公子前来,想必有高见。” 罗成说:“小弟自幼熟读兵书,不管什么阵图,都有所了解。只是家父对表兄颇为不满,认为他不为朝廷出力,反而帮助西魏夺关,所以命小弟前来守护铜旗阵,协助杨义臣,大破西魏。” 秦叔宝听后,忧心忡忡地说:“表弟若真如此,金墉城的将士可就危险了!” 罗成连忙说道:“表兄不必担忧,小弟临行前,母亲吩咐过,让我明面上守护铜旗阵,暗中帮助西魏。表兄若要打阵,小弟在阵中接应,绝不让表兄吃亏。只要打倒铜旗,杨义臣那厮就不足为惧了。” 徐茂公听后十分高兴。罗成告别众人,在众将的相送下,带着家将前往东岭关。杨义臣得知罗成到来,率领家将将他迎入关中,并设宴为他接风,暂且不表。
再说单雄信在席间,听了罗成的话,心中十分不悦:“这小子,小瞧西魏无人,一味吹嘘自己的本事,实在让我生气。这铜旗阵能有什么厉害的?今晚我就瞒着众将,也不告诉叔宝,偷偷杀过去,把这铜旗阵给推倒,让他知道厉害。” 于是,单雄信提起金顶枣阳槊,上马出营,直奔东岭关。来到阵前,他大喝一声,从休门杀入阵中。隋兵见状,大喊:“有人闯入阵中了!” 一时间万弩齐发,箭如雨下。单雄信见势不妙,挥动枣阳槊奋力拨打,将箭纷纷拨开,往东冲去,试图杀出一条生路。然而东边根本杀不出去,他又跑到西边,却发现西边地下布满了绊马索、铁蒺藜和陷马坑。单雄信仰天长叹:“没想到我单通今日竟要命丧于此!”
正在他万分慌张之时,忽见一员将领飞奔而来,大声喊道:“员外莫慌,随我来!” 单雄信无奈,只得跟随那将领杀出阵去,一路上竟无人阻拦。单雄信感激地说:“恩公请留下姓名,日后定当报答。” 那将领说道:“小将名叫黑如龙,是鬼闪关总兵。当年我流落山西,承蒙员外周济,赠我盘缠,让我得以回乡,投身杨义臣麾下。如今能升任总兵,全是员外的恩情。今日员外从休门闯入,想必不了解阵法,所以我从生门引你出来。员外请速速离去,不可耽搁。” 单雄信连声道谢,然后离开了。黑如龙回到营中,杨义臣早已得知此事,勃然大怒,立刻将黑如龙斩首示众,暂且按下不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