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改赦书世民被释 抛彩球雄信成婚(2/2)
再说李密,此时兵势已经大为衰弱,手下仅有王伯当、张公瑾、贾闰甫和柳周臣等人保护,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当时正值荒年,军粮和饷银都没有着落,李密更是心急如焚。一天黄昏时分,忽然传来接连不断的炮声,军士急忙前来报告:“王世充前来偷袭金墉城,攻势十分猛烈。” 李密大惊失色,连夜与众将商议对策。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军中粮草匮乏,兵马又少,实在不知该如何迎敌。君臣商议后,觉得唯有放弃金墉城,投奔其他国家,再作打算。李密问道:“如今我们该投奔哪个国家呢?” 王伯当说:“如果投奔其他国家,那些大多是小邦,未必会接纳我们;不如投奔唐朝,或许还能暂且保全性命。” 李密担忧地说:“我和李世民有过节。” 王伯当安慰道:“无妨。李渊向来为人仁厚,李世民也宽宏大量,他们必定不会为难主公。” 李密犹豫不决,这时忽然又有军报传来,说王世充的人马已经攻破了西城。李密惊恐万分,王伯当急忙说道:“主公,快上马!” 于是,张公瑾、贾闰甫和柳周臣也都舍弃家小,骑马出城,朝着长安方向奔去。这边王世充入城后,安抚百姓,只斩杀了萧后,其余各家的家小都予以赦免,暂且不提。
再说李密一行五人,来到长安后,在午门外自行绑缚,呈上奏章。高祖看过奏章后,对李世民说:“金墉城的李密,被王世充暗中偷袭,城池已破,如今前来归顺,我想杀了他,为你消恨。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说道:“趁人之危而杀之,不仁不义,还会失去人心。希望父王怜悯他,赦免他的罪过,再以恩情结交他,如此天下人便会归心于我们。” 高祖听后十分高兴,立即宣李密等人进宫。李密来到金阶前,俯伏在地。高祖起身,亲自为他解开绑缚,赦免了他之前的罪过,并封他为邢国公。还将淮阳王李仁的公主许配给李密为妻。同时,封张公瑾、王伯当、贾闰甫和柳周臣为廷尉。王伯当推辞不受,甘愿做李密的幕将,高祖应允,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洛阳的王世充得胜回国后,想起妹妹青英公主尚未招驸马,于是下旨在午门搭建一座彩楼,让妹妹通过抛绣球的方式自行择婿。公主遵照兄长的命令,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她对着天空祈祷道:“姻缘天定,听凭天命。” 随后吩咐宫女将绣球抛下,绣球恰好落在一个青面红须的大汉身上。你道这大汉是谁?正是单雄信。原来,他离开了李密,来到洛阳,恰好从彩楼边经过,公主抛出的绣球正中他的头顶。两边的宫官和太监连忙邀请单雄信,将他迎入午门。王世充见到单雄信后,心中十分满意,立即为他们二人举办了婚礼。过了几天,秦叔宝、罗成和程咬金三人游历到洛阳,听说单雄信成了驸马,便一同前来投奔他。单雄信见到他们,十分高兴,本想奏明王世充,为他们封官授爵。但又担心他们与唐家有旧恩,日后可能反复无常,反而不好,于是决定暂且将他们留在洛阳,再作打算。他奏明王世充后,将金亭馆改建成三贤馆,让秦叔宝、罗成和程咬金三人住在里面,逍遥自在,暂且不表。
且说李密虽然身为驸马,享受富贵,但怎能与从前做魏王时的快意相比?他心中想要反叛唐朝,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恰好山西发生变故,李密便在高祖面前请求出征,愿意为朝廷效力。高祖下旨,命他前去收服山西。李密接到圣旨后十分高兴,回到府中,想让公主一同前往,于是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公主,并说:“此去若能成功,公主便会成为王后。” 公主听后,勃然大怒,骂道:“你这狼心狗肺之人,我家伯伯是如何待你的,你不思报恩,竟还起了反叛之心,真是逆贼!” 李密恼羞成怒,骂道:“你这贱人,如此无礼!” 随即拔出宝剑,将公主杀害,然后招来王伯当商议对策。王伯当见李密杀了公主,大吃一惊,说道:“这下糟了!还有什么好商议的?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李密慌忙与王伯当骑马,逃出东门。
这边邢国公府中的家将,飞速进宫报告。高祖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命令秦王李世民领兵追赶,务必将李密碎尸万段。秦王领兵出东门,一路追赶。李密回头一看,只见一队人马飞奔而来。李密和王伯当连忙纵马加鞭,没跑上十里路,便来到了艮宫山断密涧。此时,追兵已经赶到,李密连声叫苦。王伯当调转马头,面向追兵,大声喝道:“唐兵休要追赶,俺王伯当在此!” 秦王说道:“王兄,李世民特来劝你。今日之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劝王兄还是投降唐家吧!” 王伯当坚定地说:“千岁,不必多言。俺王勇向来重视纲常伦理,此事即便无法成功,我也唯有一死而已!” 说罢,勒马挺戟,朝着秦王刺去。这时,唐军中众将一齐放箭。王伯当担心李密受伤,便用身体挡在李密身前,手持长戟,奋力挑拨射来的箭。只听叮叮当当一阵响,箭杆纷纷被拨落在地。不料,旁边突然一箭射中李密的左腿,李密疼得 “哎呀” 一声叫了出来。王伯当回头查看,刚想搀扶李密,自己却也中了数箭。他手中的长戟一松,最终被万箭射中身亡。李密和同行的几人,也都被射死。秦王下令,将王伯当的尸首葬在艮宫山,砍下李密的首级,然后收兵返回长安,入朝复命。高祖命令将李密的首级挂在午门示众。
没过几天,徐茂公和魏征来到午门外,看到李密的首级,不禁伏地痛哭。守门的军人见状,将二人捆绑起来,进宫启奏。高祖得知后,下令将二人带进来。军士将二人押到金阶前,秦王一见,赶忙上奏道:“这就是徐茂公和魏征,他们曾修改诏书私自放了臣。” 高祖听后,立即命令秦王下殿为二人解绑。秦王领旨,下阶为二人解开绑缚,感谢他们之前的恩情,并劝说二人归降唐朝。二人说道:“若要我们归降辅佐,必须先安葬祭奠魏王的尸首,以尽我们对旧主的情谊,然后我们便会前来归附。” 秦王将二人的话奏明高祖,高祖准奏,命秦王前往主祭。秦王用天子的礼仪,将李密的尸首葬于艮宫山。祭奠完毕后,徐茂公和魏征便归降了唐朝。高祖封徐茂公为军师,封魏征为洗马,让他们巡察四方,招集金墉城的七骠八猛十二骑。那些金墉城的旧将,听说二人归降唐朝,也都纷纷前来归附。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