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重生80:沈念的璀璨逆袭恋曲 > 第3章 村里的文艺汇演筹备

第3章 村里的文艺汇演筹备(2/2)

目录

当沈念不经意间将话题转到即将到来的文艺汇演时,孩子们的眼睛像是被点亮的星星,瞬间亮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脸颊红扑扑的,抢先说道:“我想表演唱歌,我要把那首《小兔子乖乖》唱给大家听,这是我最喜欢的儿歌啦!” 说着,还轻轻哼唱了几句,那奶声奶气的歌声惹得周围孩子一阵欢笑。

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人群里挤出来,胸脯挺得高高的,大声说道:“我要跳舞!虽然我还没去外面学过跳舞,但是我已经偷偷在家对着电视练习了好多次啦,我跳得可认真了!” 说着,还当场比划了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样有模有样。

一旁,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我们几个打算一起表演小品,我们已经想好了剧情,保证能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他几个小伙伴也在一旁不住点头,眼里满是自信与期待。

听着孩子们这些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话语,沈念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目光温柔地扫过每一个孩子,在这些纯真又炽热的期待里,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灵感的火花,那火花一闪一闪,在她心底悄然绽放,仿佛预示着这场文艺汇演将会充满无限可能 。

在和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沈念仔细倾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发言,眼中满是温柔与耐心。她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唱歌、跳舞这类充满活力与动感的节目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争着诉说自己对舞台表演的憧憬。这一幕让沈念心中的想法愈发笃定,更加坚定了组织文艺表演节目的决心。离开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后,沈念怀揣着对文艺汇演的期待,脚步轻快地来到了村里老人们常聚的那片宁静的小广场。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暖阳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有的老人惬意地眯着眼晒太阳,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有的则三两成群,兴致勃勃地聊天,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沈念带着亲切的笑容,主动加入了老人们的交谈,和他们聊起了即将举办的文艺汇演。老人们一听到这个话题,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生动起来,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回忆起过去村子里那些热热闹闹的文艺活动。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话语里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感慨着时光的流逝,同时也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和对新事物的热切期待,那质朴的情感深深触动着沈念的心。

沈念坐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身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过去村里文艺活动的点点滴滴,那些质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她的心田。她微微前倾着身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手中的笔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词,心中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构思。她敏锐地意识到,要想在这次文艺汇演中大放异彩,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自己在现代社会所学的才艺,更关键的是,得巧妙地融入一些契合 80 年代农村审美的元素。如此一来,村民们在观看节目时,既能因新奇的表演形式眼前一亮,又能凭借那些熟悉的元素,勾起心底深处对往昔岁月的温暖回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回到家后,沈念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缓缓关上房门,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她径直走到书桌前,缓缓坐下,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空白稿纸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的脑海里,如同放映电影一般,不断浮现出在现代社会看过的各种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那些活力四射、节奏明快的舞蹈,舞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还有那些悠扬动听、扣人心弦的歌曲,歌手们用歌声传递着各种复杂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激昂 。然而,她心里很清楚,若是直接把这些现代节目原封不动地搬到这次文艺汇演上,无疑是行不通的。必须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让它们披上一层具有 80 年代农村特色的外衣。她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桌上的笔和纸,笔尖在纸上摩挲,开始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初步想法,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她对这场汇演的期待与决心。

就在沈念全神贯注地思考节目内容,笔下的策划方案已经写了大半,各种新奇的点子在她脑海中不断碰撞、交织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敲门声。她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前去开门,只见几个村里的女孩正站在门口,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其中一个叫小芳的女孩,扎着高马尾,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道:“念念,听说你报名参加文艺汇演了,我们几个也想去凑凑热闹,你可有啥好主意不?” 沈念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里,一边招呼着大家坐下,一边给每个人倒了杯水。随后,她兴致勃勃地和女孩们分享了自己脑海中那些初具雏形的想法,从现代舞的编排思路,到歌曲串烧的曲目选择,再到小品的搞笑情节构思,无一遗漏。女孩们听得目不转睛,时而惊叹,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都觉得这些想法十分新奇,纷纷表示愿意和沈念一起,深入地商量节目细节,共同为这场文艺汇演出谋划策。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几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围坐在一起,开启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她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兴奋,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文艺汇演的憧憬。扎着马尾辫的晓琳率先开口,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提议道:“咱们表演一个反映乡村生活趣事的小品吧,像春耕时老牛闹脾气,或是邻里间因为一只老母鸡引发的小误会,这些情节村民们肯定感同身受,一准能引起共鸣!” 旁边穿着碎花裙的悦悦却轻轻摇了摇头,反驳道:“我倒觉得唱歌更合适,用我们最动听的歌声,来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旋律一起,肯定能触动大家的心弦。”

沈念安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大家的意见,她时而微微点头,对某个精彩的提议表示赞同;时而又陷入沉思,脑海里不断思索着更完美的方案。待大家稍稍停顿,她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清脆而坚定:“我在想,能不能把唱歌和小品的元素相结合呢?小品演到高潮时,来一段应景的歌曲,让情感在歌声中进一步升华,这样节目不就更加丰富多样,也更有看点了吗?” 此言一出,女孩们先是一愣,随后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眼神里满是对这个新奇想法的赞赏,现场的讨论氛围也愈发高涨起来 。

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沈念惊喜地发现,这些质朴的女孩虽然此前从未接触过现代的文艺表演,但她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如同那热烈燃烧的火焰般饱满的热情。有的女孩对表演的节奏把握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们能敏锐地捕捉到音乐中的韵律变化,就像专业的舞者能精准地踩着鼓点翩翩起舞,深知何时该加快动作,何时该稍作停顿,以营造出强烈的舞台感染力;有的女孩则在情感表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她们的眼神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只需一个简单的微笑或皱眉,就能将情感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人感同身受。这一发现让沈念原本就怀揣的希望更加坚定,也让她愈发有信心了。她深信不疑,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如同无数条溪流汇聚成江河,一定能准备出一个精彩绝伦、令人难以忘怀的节目。

随着文艺汇演的日子越来越近,沈念和女孩们的准备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她们充分利用每天的闲暇时间,不顾劳作的疲惫,聚在一起认真排练。沈念耐心地教女孩们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从基本的步伐到肢体的协调,每一个细节都悉心指导。女孩们则努力地学习着,眼中透露出对新知识的渴望和对表演的期待。尽管一开始大家的动作并不熟练,甚至有些笨拙,步伐时常错乱,手势也不够自然,但没有人放弃。她们相互鼓励,相互纠正,在一次次的排练中,不断磨合,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动作也越来越娴熟,节目逐渐成型,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