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顾北的事业挑战(1/2)
暴雨如注的深夜,二十八楼办公室的落地窗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玻璃上蜿蜒的雨痕扭曲着城市的霓虹,将顾北的身影切割成破碎的光影。他倚着冰凉的玻璃,威士忌在水晶杯中泛起细小的涟漪,倒映着电脑屏幕上猩红的数字——智能仓储项目的现金流曲线正以近乎垂直的态势坠落,每天五十万的损耗如同吸血水蛭,无情地啃噬着企业的生命线。手机在胡桃木办公桌上第七次震动,股东群里炸开的消息裹挟着焦虑:\"再没有解决方案,就该启动清算程序了!\"新消息提示音尖锐刺耳,像极了医院急救室的警报声,每一声都重重撞击着他紧绷的神经。
红木书架上,父亲与行业领袖的合影在落地灯的光晕里忽明忽暗。相框边缘镌刻的\"基业长青\"鎏金小字,此刻显得格外讽刺。这个传承三代的家族企业,向来以\"稳如泰山\"的投资策略闻名业界。四十年前,祖父靠纺织贸易白手起家,在弄堂里的缝纫机哒哒声中,用粗糙的双手织就第一桶金;二十年前,父亲带领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里,用前瞻性的眼光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而如今,这个曾被寄予厚望、承载着企业未来十年战略布局的智能仓储项目,却在短短半年内将整个集团拖入泥潭。启动仪式上父亲那句\"小北,这是你证明自己的机会\",此刻像滚烫的烙铁,灼烧着他的耳膜,与股东群里的斥责声交织成噩梦。他伸手抚摸相框,指腹触到父亲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笑容,喉头突然泛起一阵苦涩。
清晨五点零七分,城市仍在沉睡,顾北的办公室却已亮起灯光。台灯下,二十三个版本的项目报告堆叠如山,每一页都布满红笔批注,宛如战场地图上的弹孔。他翻开最新的《2024智能仓储行业白皮书》,指腹反复摩挲\"消费需求转向高性价比\"的段落,油墨几乎要被磨掉。窗外薄雾中的朝阳照亮他眼下浓重的青影——这已是连续第七个不眠之夜。抽屉里的安眠药原封未动,旁边堆叠着空了的咖啡罐,最上面那个还沾着干涸的褐色污渍,记录着某个崩溃边缘的瞬间。有次实在困得不行,他用冷水浇脸,抬头时看见镜中自己布满血丝的眼睛,恍惚间竟认不出镜中人。他宁愿靠浓茶和意志力支撑,也不愿错过市场瞬息万变的信号,因为他知道,此刻打个盹,或许就会输掉整个战役。
\"顾总,股东们要求今天必须给出解决方案。\"秘书抱着半人高的文件推开门,白色衬衫的领口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发丝黏在苍白的额头上。最上面那份《关于项目暂停的提议》被红章盖得触目惊心,仿佛一道判决书。顾北喉结滚动,视线扫过文件末尾父亲的签名缩写,钢笔在掌心留下深深的压痕,几乎要刺破皮肤。走廊尽头传来股东们的议论声,夹杂着\"年轻人就是冒进该让老顾重新掌舵\"的低语,像无数根细针,扎进他紧绷的神经。他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震耳欲聋,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胸腔。
七月的广州如同蒸笼,行业展会的展厅里,中央空调的轰鸣声也压不住弥漫的焦虑。顾北穿着笔挺的西装穿梭在展位间,后背的汗水早已浸透定制衬衫,在深灰色面料上晕开大片水渍,狼狈得像个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人。某龙头企业展台前,智能分拣机器人正精准抓取货物,机械臂流畅的动作吸引了大批观众。设备下方\"能耗降低40%\"的金色标牌刺得他眯起眼睛,仿佛有人拿着强光手电筒直射瞳孔。他蹲下身,用手机偷偷拍摄设备细节,膝盖却不慎撞到展台钢架,剧烈的疼痛让他眼前一黑,险些失态。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像无数根芒刺,扎在他的后背上。他咬着牙撑起身,装作若无其事,可掌心的冷汗还是把手机滑落到了地上。
\"顾总?别来无恙啊。\"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顾北转身,对上老对手程远似笑非笑的眼神。对方递来的名片还带着雪茄的辛辣气息,语气里藏着不加掩饰的嘲讽:\"听说贵司的项目......\"顾北攥紧名片,锋利的边角割破指尖,鲜血渗出,在名片上晕开小小的红痕。他却只是冷冷抛下一句\"借过\",皮鞋重重砸在大理石地面,惊起周围人诧异的目光。走出几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疼痛反而让他清醒了几分。他站在消防通道里,看着指缝间渗出的血珠,突然想起小时候学骑车摔倒,也是这样火辣辣的疼,可那时有父亲把他扶起来,现在却只能自己咬牙坚持。
洽谈区的真皮沙发黏腻得让人难受,顾北强撑着疲惫,等待约好的客户。四十岁的物流企业老板翻着样品册,眉头越皱越紧,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像一把重锤。\"顾总,你们的设备确实先进,但成本比同行高出30%,我们小公司实在承受不起。\"对方的话像重锤敲击心脏,顾北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刺痛双眼——近百位潜在客户,无一例外都在抱怨价格。市场早已不是立项时预判的模样,那些精心打磨的高端配置,此刻成了无人问津的累赘。他想起团队连续三个月的通宵达旦,那些熬红的眼睛和疲惫的笑容,心里一阵抽痛。有个年轻工程师为了调试程序,在公司睡了半个月,胡子拉碴的样子像个流浪汉,可现在,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付诸东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