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炒房的打算(2/2)
“师祖,我的行事风格您应当清楚。虽不敢说事事都光明磊落,但断然不会像严嵩那般行事。
我还是如从前所说,只想着做些实事,在这过程中,结识些志同道合之人,一同为朝廷出力。”
徐阶皱起眉头,道:“那你为何一味讨好陛下?你可知道外面的人都怎么议论你?”
王远苦笑着点点头:“我这般做,实是为了推行的新政。师祖您应该清楚,我所做的诸多改革之事,桩桩件件都触动了多方利益。
若没有陛下在背后撑腰,一旦朝中有奸佞小人从中作梗、恶意挑拨,这改革必定半途而废。
而随之而来的反噬,绝非我所能承受。”
徐阶长叹一声:“你可知,名声一旦有损,往后想要挽回可就难了。尤其是你日后若爬得越高,这曾经的污点便越难被人接受。”
对于这一点,王远却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也清楚,此时争论无益,便道:
“如今事已至此,总不能半途反悔。否则,岂不是将陛下置于风口浪尖?到那时,我怕是再无踏入朝堂的机会了。”
徐阶又叹了口气,道:“那你便好自为之吧。往后若遇上难处,尽管来寻我。”
王远心中一喜,虽未能说服徐阶认同自己的做法,但能得到他愿意照拂的承诺,这便足够了。
经此一谈,他也彻底看清,自己未来绝无可能接手徐阶的势力。
徐阶代表的是清流一派,平日里高谈阔论、引经据典,可真到做事时,却总拿圣人之言搪塞。
而自己如今代表的是实干一派,日后越是深入改革、做事,身边聚拢的便越是能办实事的官吏。
道不同不相为谋,双方终究难以融合。
如今,王远麾下已有不少可用之人。
余有丁、丁程鑫、陈浩等,这些人虽然当下官职不高,但都是他精心培养的核心班底,只需再过几年,便能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此外,还有他设法拉拢的官员,像已官至正四品嘉兴府知府的文轩,以及翰林院的老翰林孙编修等人,皆是助力。
正事谈完,师父徐璠此时开口道:“远儿,你修建的那学宫宅,这段时日卖得可是火爆得很啊。听说刚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
为师还想着寻个机会过去买一套住住,听说里头有不少新奇玩意儿。”
王远听了这话,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实不相瞒,那房子只卖出去了二十来套,其余四百多套,都是徒儿自己派人买下的。”
徐家父子听了,瞪大了眼睛,异口同声问道:“这……这是为何?”
王远无奈地叹了口气,如实相告:“一来房子尚未完工,旁人大多不愿提前交钱,等着日后交房。
二来那四所学宫选址较为偏僻,周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着太过荒凉,大家心里犯嘀咕,不愿买。”
“那你打算如何解决?”
王远闻言,立马挺直胸膛,自信满满道:“这些都不是大事,徒儿已有应对之策。
先说众人不愿提前交钱这事,不过是因为没瞧见实际成效,心里不踏实。
如今学宫的修建已近尾声,我又增派了千人施工,最多半个月,便能将授课的教室修建出来。
到时候请那些大儒入驻讲学,消息一旦传开,事情就好办了。想要入学,就必须得有附近的房产。
到那时,哪怕不是为了居住,单是为了能进去听课、为了进入国子监求学,也会有人争相购买房子。
至于位置偏僻这一点,的确是徒儿先前考虑不周,只想着郊外土地便宜,却忘了那黄庄一带太过冷清。
但这也不难解决,只需大肆宣扬此地幽静,更适合潜心读书,这所谓的‘荒凉’反倒能变成优势。
那些真正盼着自家子弟成材的人家,见了这等好处,必定会心动。
况且这五所大学离京师不过十里路,脚程快些,一个多时辰就能走到,也不算远。”
听了这番解释,徐家父子皆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确实,国子监虽说如今有些弊病,但它毕竟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地位摆在那里。
如今经王远一番改革,肉眼可见日后会越来越好。
到那时,能进入国子监求学的人,最低也能考中举人、秀才,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会出大量进士。
提前进入国子监,同窗情谊深厚,日后在官场之上,自然就多了许多助力。
这时,徐阶像是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那你又将这些房子尽数买下,到底是何用意?”
王远神秘一笑,道:“这些学宫宅如此紧要,我若卖得便宜了,岂不是亏大了?”
“那直接标高价不就行了?如今三千两一套的售价,也不算便宜吧?”徐璠满脸疑惑地问道。
“自然是便宜了!在我看来,这些房子至少要卖到五千两一套,而且我向陛下奏报的价钱也是这个数。
至于为何不一开始就标明五千两,是因为这房子在我心里值这个价,可旁人不这么想。
我若直接标五千两,他们只会觉得不值。”
两人听了,皆是若有所思地点头。徐璠笑道: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远儿你这计策倒是巧妙。
等那些大儒在学宫里做出名声,这些房产的价钱必然会一路上涨。
到那时你再抛售,价格可就上去了。”
王远点头,接着又道:“其实我这么做,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炒房’,将房价进一步炒高。
如今房源少、想买的人多,一旦房价不断攀升,这学宫宅就不再只是一处住宅,而是成了可以谋利的商品。
这就好比灾荒年间的粮食,人人都知道,手里的粮食握得越久,就越值钱。
当所有人都觉得买了这学宫宅就能大赚一笔,房价自然会继续往上窜。
就拿那二十个买了房子的人来说,他们花三千两买下,过两天房价涨到五千两,您说他们能不高兴吗?平白无故就赚了两千两。
再过些日子,房价涨到一万两,直接翻了三倍,他们肯定会更加兴奋。
觉得买了就是赚到,进而争相继续购置房产。”
徐家父子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从未想过,房产买卖还能这般操作。
仔细一想,这不就是把粮食换成了房子,其中道理竟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