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汴京诡案手札 > 第143章 小双

第143章 小双(1/2)

目录

地牢阴冷的石壁上跳动的一簇烛火,将林知夏垂首查看卷宗的身影拉得细长。

她纤细的指尖蓦地停在“高鬟望仙髻”几个字上。

池翰已经确认,马车底板下那个圆孔,就是用这小小的锯齿铜片锯出来的。

再结合凶手处理尸体的手法,他很可能在军中的后勤待过,比如伙夫。

这样一来,被抓回来的四人中,两名女奴仆就能排除了。

她们都是从小被卖进杜府的,接触不到军方的人。

池翰噙着下巴:“目击者都没有看到凶手的正面,所谓的青衣女子,也可能是男子假扮的。

可那两名杂役身材虽瘦小,走路却是朝外大刀阔斧的。虹桥那小童可说了,那女子身轻如燕脚步飞快。”

林知夏想到自己,小时候她扮兄长去捉弄亲友,别人第一次没发现,后面发现了也不说。

等到她代替兄长去上任,才发现要一直保持还有点难。

那时她放衙后就去街边坐着,观察街上男子走路的姿势。

她道:“戏台上的旦角就是男子扮的,这些细节,如果凶手一早就考虑到,想要伪装总有办法做到,又或者他本来就会。”

林知夏心里已有了侦察方向。

“那三人都说,青衣女子梳的是高鬟望仙髻,就算不准确,也是类似的高髻。

这种高髻华丽高贵,是宗亲贵族参加宴会的首选。朝廷有令,庶民女髻不得过四寸,不得用珠翠......”

虽然不会有人真的拿个尺子去街上量。

但普通百姓一向谨小慎微,很少有民女会梳这样的发髻。

池翰打断林知夏:“我们刚刚不是还说,青衣女子有可能是男子假扮的,你这意思难道还有帮凶。”

林知夏摇头:“不,有个地方比较特殊,戏团里的伶人本属贱籍,在饰演仙女、宫妃这类角色时,一定要着高髻。

他们往往会用竹篾、丝绒仿制金玉簪钗,而高髻则用假发与麻线支撑,只要伶人本身的头发不超四寸,就不算违制。”

这其实是投机取巧,官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池翰微微挑眉:“林大人为何对戏班之事如此了解?”

“在湖州时,春台班的名伶在台上暴毙,那案子就是我负责的。”

春台班名气很响,即使身在汴京,池翰也听说过。

他惊讶的是对方对于查过的案子,如数家珍,记得这般清楚。

难道对方身体不好,真是因为太过聪慧。

池翰又想起那片染血的蝉蜕,这该死的蚂蚁!!

他朝刘光瑞看了一眼,让他带人去验身。

这两人的背景口供上都有,并没有相关经历,但伶人的地位比奴仆还要低贱,或许他们隐瞒了也未可知。

杂役小双今年二十七岁,是三年前进的杜府,他是北边逃难来的。

小曾二十五,是五年前进杜府的,也是外地人,两人都不是家生子。

因为做的是粗活,两人手上都是老茧,倒也谈不上谁的嫌疑更大。

林知夏不再说话,只低头静静看着口供,嘴角那道嫣红的伤口让她的面容多了抹艳色。

地牢内,一时间只有纸页翻动的声音。

池翰看着墙上的青铜灯座,这还是担心对方出问题,特意让人在牢房里加的。

只是牢房内看着还是有些暗。

这般想着,池翰突然抬脚向外走去。

不一会儿,他领着一个狱卒过来,在牢房里多安了一个灯座。

同时,他还递给林知夏两本书。

“闲时可以打发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