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至此,疑虑尽消。(2/2)
果不其然,上面急切地将他传唤回来,郑重其事地询问此事,正是为了替孙连城讨回公道!
想到这里,他不禁心神大乱,心中既震惊又疑惑。
这个孙连城到底有何等深厚背景,竟能让上面对他如此重视?召回他,调查事情原委,只是为了替孙连城伸张正义,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
“说啊,为何不言?你究竟在惧怕什么?”老者端起茶杯,悠然啜饮。
田国富垂头丧气,畏畏缩缩,极为窘迫。
略作挣扎后,他终于开口道:“若说起此事,便与沙瑞金同志有关……”
……
光明区办公楼已焕然一新,一切准备就绪。
今日,众多百姓前来咨询事务,光明区的工作人员忙碌不已。
即便入口处早已人满为患,人们却依然自觉地为一群身着黑衣制服的特殊访客让出一条通道。
此刻,孙连城的前属下赵阳正小心翼翼地带领这批皇城司的人员行动。
如今,光明区的工作暂由赵阳代理,他不敢有一丝懈怠。
赵阳此刻如临深渊,丝毫不敢大意。
今天刚到单位,皇城司的人便突然出现。
随后,他们点名要他将孙连城在职期间的所有工作档案及各类大小资料调出以供审查。
赵阳不明所以,但转念一想,老大光明磊落,查就查吧,希望尽快查清事实,让老大早日归位。
带着这样的期待,他领着皇城司的人来到孙连城过去的办公室,并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向副指挥汇报:“这是孙区长在职时的所有工作记录。”又补充道,“若有遗漏未记之处,我可当面讲述。”
皇城司副指挥翻开一份档案查看,疑惑地问:“孙连城不是已被贬至少年宫了吗?为何仍称他为孙区长?”赵阳听罢,心中为孙连城鸣不平之意油然而生,几乎脱口而出,说他是被陷害的。
然而,出于对自身安危的考量,他迅速调整措辞,问道:“那些背后使坏之人,究竟是谁?康子?还是金子?”老大反复叮嘱过要慎言慎行,他知道得罪不起这些小人。
可对方毕竟是皇城司,他觉得他们或许是唯一能够帮助孙连城洗刷冤屈的力量。
赵阳欲言孙连城所受之不公,却苦于无措。
他终究开口:“大人,孙区长实乃贤良之辈。”
然而,皇城司之人自不会轻信单方之词。
副指挥默然不语。
倒是底下一名属官边整理案卷,边出言:“你这么讲,那便如此吧。”
“待我等彻查,自有分晓。”
皇城司耗时良久,方将孙连城的工作日志与个人档案核查无遗。
副指挥亲自查阅一部分,再听部属禀报后,心中已对其在职期间的工作有了定论。
虽孙连城每日按时上下班,仿佛掐点而行,但从无迟早之差。
更奇者,其每日工作记录皆饱满详实。
副指挥望向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暗忖:
或许孙连城并非心系黎民、鞠躬尽瘁之臣,但至少在职之时,时时刻刻都在为百姓谋实事。
谈不上崇高伟大,却也算尽忠职守。
即便如皇城司这般严谨之处,亦难以在其工作中寻得瑕疵。
然,他们此番长途跋涉,自京而来,绝非仅为此事。
接下来的问题,卷宗中无迹可循。
副指挥遂问赵阳:“工作方面,我们已审阅完毕。”
“余下便是私生活了。”
“据说,有不少人指责孙连城行为失当。”
“说他生活奢靡,骄纵荒唐。”
“开奔驰大G通勤,住豪华别墅,金银满身,饮食奢侈。”
“诸如此类的事,你们难道未曾向上级汇报?”
赵阳闻言,颇感不满。
他缓缓摇头,似带着几分不解,答道:
“这般小事,何须如此大动干戈?”
“孙区长所用之资,皆是他以正当途径所得。”
“他花费自身钱财,有何必要上报?”
“这岂非无端生事?”
听罢此言,副指挥忍不住一笑。
他注视着赵阳,心下暗忖,赵阳与孙连城的关系定然极为深厚。
然而,皇城司的属下依旧追问:“回话时态度端正些。”
“你可知他过那种生活需耗费多少银钱?”
“检举总不会毫无依据吧?”
“你坚称是他自力更生所得,难道真就无人质疑?”
赵阳听后,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他对孙连城如此苛责,实在难以接受。
于是他立即反驳道:“大人虽为上位者,但我们行事仍应求真务实。”
“若孙区长未曾行差踏错,又怎能要求我为其证清白?”
察觉自己稍显激动,赵阳努力平复情绪,接着说道:
“大人,孙区长素有副业傍身。”
“他靠写作谋生,早已财富充裕,无需为生计发愁。”
“只是日常开销或许稍显奢华,但他于公益事业上的贡献从未缺席。”
“既是他凭己力所得,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附和。
至此,疑虑尽消。
此时,先前问询赵阳的皇城司属下悄悄在本子上记下一笔——
‘孙连城,深受属下钦佩。
’
一切结束后,赵阳将副指挥送至门外。
临别之际,副指挥忽然开口说道:
赵阳听罢,毫不犹豫地报出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称若有需要,随时可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