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88章 学问不分先后,能者为师

第88章 学问不分先后,能者为师(2/2)

目录

方孝孺眼前一亮,问道:“你有把握吗?”

黄子澄笑着回答:“我和曹国公有过数次接触,深知他的性情。”

“只要有人在这件事上稍加挑动,他一定会觉得无法容忍,从而站出来反对此事。”

方孝孺问:“莫非黄兄愿意前去游说?”

黄子澄默然片刻,开口道:“我与他相交不深,只能尽力而为。”

“此事不宜拖延,今日我就前往曹国公府登门拜访。”

……

曹国公府邸。

黄子澄送上拜帖后,就在门房**等候。

文官的地位,在这个时代远不及后世显赫。

李景隆身为开国功臣之后,又是皇家姻亲,自是摆足了架子。

此刻,他正精心修饰仪容。

李景隆生得一副俊朗面庞,身材魁梧,眉目清秀,举手投足间尽显威仪。

在众多武将勋贵之中,他尤为引人注目。

正是凭借这副仪表堂堂的模样,他在朝堂上赢得了朱元璋的青睐。

回答问题时也条理清晰,滴水不漏。

这让朱元璋愈发喜爱,于是将自己的女儿阳成公主嫁给了他。

这也表明,无论何时,良好的外貌总能带来优势。

李景隆对自身形象非常注重。

每天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整理仪容,确保以最佳状态示人。

黄子澄的拜帖送来后,就被他随意丢在一旁。

一个小小的文官求见,怎能与他精心装扮相比?

“今日京城有何动静?”李景隆一边端详镜中的自己,享受着宫女们的细致伺候,一边漫不经心地询问。

身旁的小太监弯腰回禀:“据《大明日报》报道,吴王以监国身份正式颁布诏书,创立大明军事学院,招收勋贵功臣及领兵大将为学员。”

“燕王向天下发出公开信,表示希望进入大明军事学院学习,拜吴王为师。”

如今,《大明日报》已成为京中勋贵功臣、大小官员家中每日必读之物。

起初有人因为不再免费赠送而赌气不愿订阅,但不久便乖乖掏钱买下了。

原因无他,《大明日报》上的内容与消息至关重要,不容错过。

无论是官方公告还是民间趣闻,单是有关皇帝陛下早年经历的描述,就值得第一时间了解并铭记于心。

尽管许多官员在阅读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后心中满是疑虑。

过去的那位皇帝,真的如传说中那般英明神武吗?

难道他真是无坚不摧、让鬼神折服、百姓追随、万民敬仰的存在吗?

要知道,那些与老朱一同打天下的兄弟们,现在还活着的可不少啊!

他们不了解当年的情形也就罢了,这些人总该清楚吧?

然而,《大明日报》上描述得绘声绘色,人、地、事皆清晰可见,这便叫他们不得不信,也不敢不信。

大家都明白,《大明日报》每天都会送到宫里,给皇帝御览。

皇帝都没说那是假的,谁敢跳出来声称《大明日报》在胡编乱造?说皇帝当年没那么神勇,在最艰难时甚至慌乱得像只无家可归的狗?

要是有人敢这么说,那不是质疑《大明日报》,而是质疑皇帝本人了。

就算有百颗头颅,也不够老朱砍的。

相反,那些从前不知晓的皇帝的光辉事迹,必须尽快知晓,并且牢牢铭记,清清楚楚地记住。

或许在与皇帝交谈时能派上用场,可以不动声色地拍下马屁。

李景隆对其他事都不太在意,唯独这两件事让他格外上心。

一是自身的容貌与仪表打扮。

二是如何夸赞上司,如何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

听闻太监的话后,他不由皱眉。

随手抓过报纸快速浏览一遍,说道:“燕王还真是……”

他本想说燕王真不要脸,但随即意识到不能在宫女太监面前讲这种话,赶紧住口。

忽然间,李景隆想起另一件事。

吴王的大明军事学院招收武将勋贵为学生,燕王都已经去了,自己身为曹国公的儿子,是不是也该去呢?

“不行!”他急忙摇头。

吴王有什么能耐?

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论年纪,比自己整整小了九岁。

他上过战场、带过兵、打过仗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