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问候(2/2)
大家叫我瓦洛加就可以了。”他笑道,“的确,苏联人的名字难以记住,就像羊肉串一样长……”
中方员工爆笑起来,娜塔莎、斯拉瓦、谢苗也露出微笑,只有伊戈尔还是一脸严肃。
“名字就像冰糖葫芦一大串……”曹轲吃吃地笑着,小声嘀咕道。潘达志望了他一眼,他马上不好意思地闭嘴了。
“而伊戈尔是副团长,自于苏联电子电气科研所,负责监察现场安装质量,并负责协调现场具体问题……”
伊戈尔顶着一头浓密的向上卷曲的草黄色头发,坐得挺直,面容严肃,稍稍点了一下头,灰蓝色的眼睛威严地把中方人员扫视了一遍,嘴唇上的姜黄色小胡子动了动,笑意一闪而过。
瓦洛加向左转过头,笑盈盈地看了看娜塔莎又转头看着中方人员,“这是我们苏联专家团里的唯一一个美女,来自于苏联电子电气科研所,她协同参与电气部分的安装调试。”
面孔清秀、眼睛碧蓝、皮肤白皙的娜塔莎撩一下金色的头发,嘴角上扬,蓝色的眼睛波光荡漾,笑盈盈地看着大家。
现场寂静无声,中方人员的眼睛齐刷刷地看了过去。
曹轲目不转睛,带头鼓起掌来。
娜塔莎真美!五官精致、肌肤白皙、金发碧眼,典型的苏联美女。我不经意与她对视时,竟然有心灵的悸动。那双碧蓝的大眼睛,仿佛具有摄魂猎魄的神奇魅力。
这时,瓦洛加又说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楚。看着中方齐齐投向我的疑惑的目光,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瓦洛加说道:“一削拉丝(俄语:重复一遍)!对不起,我没听清……”
瓦洛加叹了一口气,重新说道,“苏联电子电气科研所的另一位专家……托尼亚……现在还在中国青岛一家工厂调试机床,过一段时间就来,他将负责程控部分的调试……”
瓦洛加又伸手指了指苏方的两个人,继续介绍。
“斯拉瓦……谢苗……来自于苏联重型机床厂,斯拉瓦负责电气部分的安装调试……他精通英语,会英文的中方人员可以同他英语沟通……谢苗负责机械部分的安装调试……以上就是苏方全部人员的情况……”
一头黄发的斯拉瓦,腼腆地笑了笑。大个子谢苗憨憨地点了点头,一双牛眼含笑。
“好的……”潘达志听完我的翻译,微微颔首,“我们还将争取给苏联专家配备更多的翻译,而且我们厂的李兰英语很好,我想这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希望这次苏联机床安装调试顺利,也预祝苏联专家们在中国工作、生活愉快!”
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会面就这样结束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伊戈尔与刘大槐之间、我与娜塔莎之间将会发生点什么。
这天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带苏联专家到工厂各处看看,了解工作环境。
中午,他们在工厂食堂用过餐后,又聚拢在苏联专家办公室里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内部商讨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当苏联专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上车离去的时候,中方员工又站在厂门口,一起笑嘻嘻地齐声喊道,“打死你大娘!”
所有的苏联专家,顿时笑眯眯地挥手,用俄语回应,“再见!”
在回山城宾馆的车上,瓦洛加竖起了大拇指,对我说:“江,你们中方员工普遍会说几句俄语,让我很震惊。虽然他们发音还有些不太标准,但我还是很佩服他们……”
我忍不住发笑。为了便于中方员工记忆,我干脆把每天用得最频繁的问候词“您好!”和“再见!”直接简化成了俄文的近似发音,并且为了活跃气氛,干脆教成“日他那厮五姨姐!”和“打死你大娘!”真如所料,效果相当好!好记好学,朗朗上口!不过,要是苏联专家知道这些发音的中文意思,估计他们要昏倒在地了。
“我会教他们更多的俄语……”我忍住笑,一本正经地说。伊戈尔在前排回过头来,赞许地点了点头。
而这时,中方员工正站在办公楼前,听潘厂长总结一天的工作。
潘达志面带笑意,“第一天你们用俄语问候,气氛搞得不错,增进了中苏友谊,今后要多跟外联处来的江翻译学俄语……”
“哈拉绍!”机械工曹轲高声叫道,打断了潘厂长的发言。一帮人扭过头齐齐盯着他,如同看怪物一般,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曹轲忙不迭地地小声向身边的人解释道,“哈拉绍,就是‘好’的意思,我今天刚跟苏联专家学的……”他一脸洋洋得意,笑得合不拢嘴。
潘厂长笑盈盈地看着曹轲,他的眼睛快活地眨巴着,“……那你就多学一点,最好不要江翻译陪着你,你和老外直接交流……”
四下里爆发出一片哄笑之声,曹轲咧着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向瞅着他嘻笑的同事们做了一个滑稽的鬼脸。
潘厂长收起了笑容,有点严肃又有点担心地说,“……再说,来了这么多苏联专家,一个翻译根本不够……李兰,李兰……”潘厂长的脑袋左偏右偏,一双虎眼在人群中搜寻着。
“我在这儿……”李兰举了举手,她昂起漂亮的脸蛋,看着厂长,明亮的眸子含着笑。
潘厂长在扭头的人群中看见了一只举起的手,他顺着那儿看过去,终于看到了李兰。
他脸上的笑意又重新浮现了,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期待。“李兰,你的英语水平不错,你也跟苏方会英语的专家多交流,争取把项目向前顺利推进……”
“好的,厂长……”李兰响亮地说道。
人群中没有人笑了,而是都在心中升起了一丝佩服,这个好学上进的丫头,一有空就捧起英语书苦读,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一些人沉默不语,若有所思,大概是在开始悔恨白白浪费了多少光阴,以至于丧失了现在这么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
没待他们进一步想出头绪,潘厂长已经讲完了话,转身上楼了。
众人唧唧喳喳地散去,想到明天与老外见面打招呼时又可以“逗逗”他们,心里竟充满了莫名的渴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