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进府(2/2)
薛姨妈便跟着在外头久候的彩霞和彩云等人,忙忙赶到王夫人院中,王夫人在闺中之时也只有这样一个一母同胞的姊妹,经年不见,哪里能不想念?早就带着人迎出大厅来,将薛姨妈等人接到了房内。
姊妹两个原是年少时常常在一处玩乐的,毕竟王子腾和王子胜两个是别院另居的兄弟,又不是一母所生,徐老娘子常常抱怨,彼此之间自然不大亲密起来。
后来牛夫人嫁进来,一来便是长子长媳,又请封诰命,立为宗妇,才来几个月,王老太爷便执意让徐老娘子将中馈交于牛夫人执掌,言说唯有这样方才合规矩。
徐老娘子又是气又是恼,偏生自己又怕年纪大了,没个儿子傍身,两个女儿日后还要让王子腾兄弟帮衬,不得不交出中馈,一心想着要找出个错漏来才好。
谁知牛夫人身为镇国公府的长女,原先镇国公夫人又常随军,实际家中诸事并底下的兄弟都是她一手拉拔起来的,到了王家,各色繁杂事务自然不在话下,竟是未曾叫徐老娘子找出个把柄来,加上当初拼着生下薛姨妈,为着或者是个儿子,身子落下了病根,所以虽然年纪比王老太爷还小些,竟是比王老太爷还去的早。
也正是这样,其实徐老娘子既为继室,加之王老太爷初时怕她产子,或者会撑腰给儿子争家里的权柄,闹得家宅不宁,执意不肯替她请封诰命,所以王夫人和薛姨妈原来说亲时,并无高门大户来求。
当时贾家地位较之王家还是高出不少的,所以王老太爷接到贾代善的求娶之信,才高兴答应了,并没想到贾代善打的是王家替贾家保驾护航的主意。
而薛家毕竟是商户,虽然自本朝起,为着原来征战不休,粮饷供应不足的缘故,所以特设皇商一职,后来隶属户部,专为皇家采买所需之物。薛家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家中虽然有钱,但其实不大让朝中众人看得起,政事之上也并无多大人脉,所以才来求娶了薛姨妈。
有这样一层缘故在里头,所以薛姨妈虽然不曾怨恨王子腾等人,但同王夫人关系自然更为亲近、和睦。
两姊妹自从薛姨妈嫁到金陵之后再无见过,暮年相见,自是有数不清的话要说,两人在房内执手叙过一番契阔之情,薛姨妈又送上各等人情土物。
贾政那边也带着薛蟠见过了贾赦、贾琏并东府里头贾珍等人,便使人来传话说请薛姨妈住下。
王夫人自然也是要留住,便对来人道:“老爷说的是呢,妹妹这回一来,可是要在咱们家多住些时日,房子我都看着收拾好了,就等着来了好住下的。”
贾母那边便也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也好有人陪着说说话。”
王夫人和薛姨妈忙立起来听了,薛姨妈这才笑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却之不恭了,不好费了老太太一番好意,只是麻烦了你们。”
王夫人忙回说:“不是什么大事,姊妹之间,咱们客气甚么!”
说着,便令家中诸人将薛姨妈带来的行李等物送到梨香院中安顿。
原来梨香院原是老国公爷贾代善晚年安心休养之所,建得虽然小巧,但分了东西两侧院子,俱是前厅后舍齐全的,也都有一门通向侧街,王玚来时贾母叫住了东边院子,这会子薛姨妈来了,王夫人便收拾了西边院子,请她母子三人住了。
这边薛姨妈和王夫人长篇大论地说些家务人情等话,那边贾母已经将宝钗的来意问了清楚。
原来今年又是大选之年,皇帝除了要遴选嫔妃之外,皇后又提到各公主郡主到了入学年纪的不少,皇帝近年朝中提倡复礼等话,所以降旨令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家自然算不得世宦,但名家总是够得上的,宝钗又恰是十五及笄之年,所以便来京中一试。
贾母听后,点头笑道:“原是这样,我看薛大姑娘样貌才气都是好的,想必是能中选的。”
宝钗忙起身笑道:“老太太谬赞了,宝钗自知材质粗鄙,不过是为着见识见识,不至坐井观天罢了。”
众人忙道宝钗过于自谦了。
又说笑一会子,便听见王夫人处传消息说治了酒席来与薛家母子接风,贾母便令众人都陪着去,自己却推说坐了一日精神不济,却要歇一会子养养神,宝钗忙再三请陪。
贾母便笑道:“罢罢罢,带着我这个老婆子有什么趣儿?还拘着你们,正经你们小孩子家乐一乐便罢了,让我躺一躺去。”
宝钗这才答应了,又笑向王玚道:“几年未见,玚哥哥却是要同哥哥好生喝几杯才好。”
王玚忙推辞道:“我酒量浅,如今不大喝了。”
黛玉也笑道:“宝姐姐,哥哥忙着备考,今日醉了,明日哪里还起得来?少不得头疼一宿,难受得紧,还是不要了。”
宝钗忙道歉,又笑道:“却是我不知道了,还请哥哥见谅。”
王玚摇头笑说不碍的。
一时屋内众人各自笑谈几句,才相约一同往王夫人院中过去。
※※※※※※※※※※※※※※※※※※※※
今天5500字,算起来我两天也写了一万字了,加更完毕!
还有,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二哦~是什么日子呢?当然是我们小可爱黛玉的生日啦!
说来也巧,我妈跟黛玉同一天生日,哈哈,每年我都顺便替黛玉过了个生日
还有更巧的,我爸,他,跟薛蟠一天生日!看在他的份上,我让薛蟠今天出个场~
哈哈,仿佛黛玉跟薛蟠在一起了,,,唔,这是个好想法,我决定之后写一本穿到薛蟠身上宠黛玉的!
今天的注释
1、这是昨天那章里的,关于风筝,为什么这里我特地写一个风筝出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玩的东西呢?当然是为了曹雪芹老先生的另一本著作,叫做《废艺斋集稿》
这本《废艺斋集稿》共有八册另加自序,是一本介绍我国传统的一些工艺技巧的书,
为什么叫废艺斋呢?因为在自序中,曹雪芹曾经提到,这是他看到残疾人士维生艰难,所以特写残疾人能用来谋生的技艺,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能养家糊口的
这本书中,
第一册讲金石图章,名为《蔽芾馆鉴金石印章集》。内容为如何选料、制钮、冶铸、刻边款、讲章法、讲刀锋、讲技巧等。此外还有彩绘的图式。"蔽芾"为弼废的谐音,意为帮助穷苦而有废疾者。
第二册为《南鹞北鸢考工志》,讲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这一册是全书写作的基础,《集稿》是从《考工志》逐步扩充而来。
第三、四、五、六各册,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讲编织工艺的。这是为盲人编写的。其中有各种图案花纹,按编织程序写成有韵的歌诀,词句有些类似棋谱的术语。文字平易,通俗顺口,好读好记。
讲脱胎技艺的。这也是为盲人编写的,由盲人做成各种脱胎,再由有眼人彩绘而成。
讲织补和染织的。曹雪芹在织补和染织方面的知识,与曹家久任江宁织造、曹雪芹在童年就耳濡目染有关。
讲雕刻竹制品和扇股及宫灯、彩扎、宫扇的制作。
第七册讲园林建筑艺术,名为《岫里湖中琐艺》。书中除文字外,还有彩色图录。尤其是书中有曹雪芹设计的一例园林景观,均精妙绝伦。
第八册讲饮食。名为《斯园膏脂摘录》。这册中除讲烹调方法,介绍一些菜式制作外,还有一些有关制酱、腌、薰、酵、炙及调料、香料、小食品的制作方法等,内容十分丰富。
是怎么样,看到这里,不是特别想看?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从来世人流传的曹雪芹的著作就只有红楼梦一篇?
这是因为,这本书遗失啦!!!遗失啦!!!遗失啦!!!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崩溃的,这本书于一九四三年在北京短暂面世,之后就被当时购买了这部书稿的姓金田的日本人寄回了日本国内,从此这部书稿连同这位姓金田的日本商人均再无消息。
此后,当时出于研究学习的需要,由国立艺专的日籍教师高见嘉十氏从金田氏手中将《废艺斋集稿》借了过来,挽请赵雨山、关广志、金仲年、杨啸谷、金福忠等当时著名文物家、美术家、工艺家及当时艺专学生孔祥泽等进行鉴定和抄摹,一共抄摹了二十六天,这才部分地将《废艺斋集稿》的内容保留了下来。
现在留存的仅仅是自序中的一部分和《南鹞北考工记》,有一本叫《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的书,就收集了一点点残文,就是记述风筝的制作艺术的,现在北京还有“曹氏风筝”的传人,还留存了一副曹雪芹画的“乌金翅”的图,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黛玉的风筝,
这里写这个,也是为了向曹公致敬,从来“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是他打破了这种观念
2、皇商,盛于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之前的朝代好像并没有这种产物,皇商其实就是皇帝家的采办了,隶名户部为皇家宫廷采办各种物资的经商者便名"皇商"。
据王庆云《熙朝纪政》载:“我朝无均输和采买之政,凡宫廷所需,一出时价采办,而不以累民。”实际上,这些人往往在各地倚势欺人,恃强霸市,"借端累民"的事件累禁不绝。
清初战乱频繁,朝廷的粮饷供应不足,就会借助商人的力量,得到他们的支持,需给他们一定程度的好处。清朝的主要商系派别就这样发展起来了。如比较出名的晋商、徽商等等。
我这里是架空朝代,但是前期也是战乱频繁嘛,所以就也有了皇商,这里大家就不要较真皇商是清朝的啦~
为什么会有皇商,皇室当初设立皇商的目的、背景具体是什么,我后面会写的
3、另外,关于他们的年龄
原著中,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宝钗比宝玉大两岁,另外第四回说过薛蟠比宝钗大两岁,
我设定王玚比黛玉大七岁,所以,他比宝玉大六岁,比宝钗大四岁,比薛蟠大两岁
王玚今年十九了,黛玉十二,宝玉十三,宝钗十五,薛蟠十七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投出了霸王票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青青翠微 1枚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我 20瓶、睡不醒么么哒 10瓶、阿楚 5瓶、曦坨 5瓶、快乐胖妹 1瓶、We are young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