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2/2)
“好了,哥哥的傻瓜。一下子问这么多问题,让哥哥都回答不过来。不过先别问我的事,我们先来说说你的事。”
和胤把和襄拉到一直坐在旁边喝茶等待的顾颂云面前。
顾颂云放下茶杯,站起来。
“这位是巡道敕使顾大人,是你出仕的举荐人。快来拜谢!”
和襄蒙头蒙脑地朝着顾颂云深深作了个揖,“草民拜见顾大人!”直起身来,手足无措的样子逗笑了顾颂云。
“五公子今已是文曲星照的举子,怎么看起来如此紧张?”
和襄为难地说:“顾大人举荐草民,可草民仓促而来,实在是礼数全无,如何对得起大人?”
顾颂云道:“无妨。都是小节,不足挂齿。”
和胤道:“是哥哥不好。本来早就想给你说的,可是虞城太大,一时找不到你的去处,所以只好在府衙守株待兔了。”
顾颂云道:“你们哥俩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我们就不打扰了,这就回去。府衙那边还有位太岁,另外五公子的官职我再去确定一下。”
把顾颂云送出门上了马车以后,和胤兄弟俩回到屋内。
“这是你的书童?”和胤看着一直不吭气但却随时跟在身后的星斗,这会儿才想起来没问他的身份。
“嗯。”和襄含糊应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哥哥住在这里?”
和胤道:“这是顾大人在虞城的居处,他才搬进来住,也没有太多下人,所以很安静。”
解释完了,摸着和襄的脸,说道:“长大了,转眼就是十年,和襄长的真快啊。饿不饿?”
“我吃过饭才出来的。哥哥,你也住这吗?”
“对,暂时借居此处。对了,你住在哪里?”
和襄想了想才说:“之前租住在芦苇巷,后来为了便于温书,就独自住进了学监。”
“芦苇巷还有谁?”
“我的书童和源儿,还有越文七和他的七个徒弟。哥哥可还记得越文七,就是小的时候住在咱家旁边的那孤儿寡母?”
“越文七我记得,他娘绣的一手花样,逢年过节还到家里帮忙。那时他也不过十来岁,正是最难管教的时候,还被他娘托给爹管教过好一阵子。”
“对,就是他。家里遭变那年,越大娘身染重疾,丢下越文七,也不知他跑到哪去了。我在解阳住下来以后,偶然遇到他,他竟然出家成了道士。”
“嗯,有机会定要见见他。他要是能安静地打坐,就不是小时候见过的人了。你的书童怎么没跟着出来?”
“啊?他刚才不是还在这吗?”和襄听问,当即扭头找人,而星斗就在不远处站着。
“你找的书童就在那,不过你说的书童又是谁。和襄,你有几个书童?”和胤抓着这个问题追问。以和襄现在的情况,身边有两个书童总是不对劲。
和襄看了星斗一眼,如实说道:“其实,星斗是柳少爷的书童。”
“解阳县柳家的柳少爷?”
“嗯。他前几天才找到我,没想到他也来虞城了。”
“这位柳少爷也真是有心,来虞城找到你,还让你把他的书童带在身边。有时间哥哥得见见他,看看这位久闻其名的少爷,究竟是何许人。”
“好。”和襄非常想转开话题,于是问道:“哥哥,我想问问关于我出仕为官的事情。之前我的先生为我写过举荐信,又出来一位顾大人,我还纳闷呢,现在想来,难道是哥哥你?”
“正是,不过哥哥也是求别人帮的忙,细节以后再告诉你吧。总之我想让你先稳定下来,既然有力可借,不如帮你谋个好差事,这样等我走了,也能放心些。”
“你又要走?你去哪?不是说恢复身份了吗?”和襄紧紧地抓着和胤的手,十分着急地连连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