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2)
和襄不解,问道:“大人大笑,是下官说错话了?”
顾颂云道:“不,你说的有理。我只是觉得你说话的语气和神情,都很像我的主簿温书谓。”
和襄脑海中浮现出和自己一起坐在车厢里的那个素雅男子。“不知温大人去哪了?”
顾颂云道:“前阵子你病着,我就让他先到水乡去了。提前探探路,总好过咱们都过去抓瞎啊。”
和襄听了这话十分不安,立刻起身作揖道:“下官无能,耽误了大事。”
顾颂云道:“和襄不必如此。我不是说了嘛,书谓是去探路的。我呢,则到郴州走了一趟,把去年另外两起无头案的案卷也取了来,此时正好给你看看。”
吃过晚饭以后,天色便暗了下来。和源儿给和襄掌灯,然后朝着想进来玩的道宁道宇竖指嘘声,一起出去了。
顾颂云锁着眉头,陷入沉思。
和襄则拿着另外两宗案卷细致地往下看,时不时提笔记录。
夜深了,四周只听得到船桨划水的声音,远处隐约传来悠悠曲调,不知是何人在拨弦。
顾颂云回过神,发现和襄也陷入凝思中。见他手边笔尖已经有些干涸,想是有一阵子没写了,便低声唤他。
和襄抬起眼,似有疑虑。
“看完了,发现什么了吗?”
和襄不答反问:“大人觉得,这三宗案卷除了都是无头案之外,还有别的联系吗?”
顾颂云想了想才说:“首先案发时间相隔不远,被害的都算是身居要职的文官,还有每个人都是在青楼出的事。”
和襄点头道:“下官另有些疑虑,请大人听一听。郴州商县的赵峰死时正值七月初,发现的比较晚,因天气炎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才被人从河里捞出来。只因所处河道旁有妓馆,便判定与妓馆有关。汝州亳安县的高大鹏是八月中旬被发现死于妓馆后巷,尸体放在篓筐里,墙边有刻意留下来血字,似乎是小。”
顾颂云摇头,“不是小,那只是下半边,还有上半边斜十字。”
和襄脑海中组出一个字来,继续往下说:“而王乔是手臂上有个清晰的血杀字。前两个人的尸首显然是被遮藏着,王乔不知为何不仅没藏反而很快就被发现。高大鹏和王乔的呈尸现场都留有血字,这应该是个刻意的标记。”
顾颂云道:“也许王乔死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凶手来不及藏尸。而那个血字如果是标记,那么第一个死的赵峰估计也有,只是被水冲掉了,或者留在别处被忽略了。”
“对!”和襄使劲点头,“大人久纵官场,可曾听说过在杀人现场还留个杀字的?”
顾颂云摇头道:“听起来好像很荒诞,像是无聊之举。”
和襄道:“所以这三起案卷并非无头公案,而是有头有尾。”
“和襄啊,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的?”顾颂云由衷赞叹道:“分析的有理有据,丝丝入扣。”
和襄谦虚地笑了一下,说道:“大概是从前见识的多,偏偏运气不好,都与自己脱不了干系,为了活命才练出来的敏感。”
顾颂云若有所思道:“我听和胤公子说起过家事,一提到你不知所踪颠沛流离,就是一言难尽。还好你没事,不仅平安无事,还考上功名,实在是令人敬服。”
“大人过誉了!”
“看了这么久的案卷,想来和襄也倦得很,不如到外面船板上去吹吹风,看看夜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