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2)
另一个人附和:“说得对,看这一身的伤,救了他定要惹来麻烦!”
声音刚落,就有一个脆生生的童音插了进来:“爹爹你和叔叔围在那里干嘛,不是要教我抓鱼吗?”
“爹爹刚刚发现了一个受伤的人,正要和叔叔救他回去。”刚刚提议推余漪回水里的人立刻改口。
“对啊,他伤的可严重了,要赶紧上药才行。”另一个人也忙笑着说道。
说话的小姑娘已经走近,看到了重伤的余漪,吓得连忙抱住他爹爹的腿:“爹爹,那我们赶紧救他走吧。”
小姑娘的父亲应了之后,和她的叔叔一起将余漪抬起来背到背上。
两个大人相视苦笑,他们都不想在小孩子面前展现自己恶劣的一面,只能真把这个麻烦带回去了,但愿不要给村子带来麻烦。
余漪第三次醒来的时候是饿醒的,一股子喷香的饭菜气味让余漪直咽口水。
“娘,快来瞧!小哥哥醒了!”
然后饭菜的香气离得更近了,余漪睁开眼,就看见一大一小两个母女吧,手里各捧着饭碗站在床边看着自己,饭碗里面的菜堆得老高。
余漪顾不得她们惊异的目光,整个眼珠子都粘到她们的饭碗上了。
等余漪爬起来捧着碗吃的倍香的时候,刚才的小姑娘就坐在他身边,托着脸说个不停。
“小哥哥你好能睡,一觉能睡半个月,我就不行,睡一整天都头晕眼花的。我娘还以为你死了呢,可是我摸着你的手是热的,我知道小哥哥你没死。”
余漪嘴里含着饭菜,抽出手来拍拍救命恩人的脑袋,夸她:“真聪明!”
小姑娘更是甜滋滋的笑起来。
小姑娘的娘在给余漪盛第二碗饭时,终究还是有些忍不住的劝道:“之前听旁人说过,久病之人刚醒肠胃最是脆弱,最好喝些好消化的稀饭,不然要难受的。”
“没事。”余漪护住自己的大碗,露齿一笑,“我身体倍棒。”
看余漪一点没有那些刚下床病人的柔弱,这位妇人也略带放心的再给他盛了第三碗饭,毕竟能吃是福。
一只吃到第五碗,余漪才觉得腹中勉勉强强不算饥饿,但他已经不好意思再吃下去了。
小女孩出门干活的的爹爹已经回来了,他们一家三口都在小方桌的对面瞪着眼睛看余漪吃饭。
也不是他们心疼粮食,而是从未见过如此奇异之人。
这个小村子里没有大夫,看病吃药都只能去几十里外的城里,还要再翻座山。
这夫妇二人也不想让村子里的其他人知道他们救了个重伤之人,除了最开始帮余漪涂了常用的草药,缠了纱布,后面基本上没怎么管过他。
他们二人其实都在暗自估摸着这人什么时候断气也好将他埋了。
只是这人的最后一口气绵长的像是没有尽头,在床上不吃不喝昏睡了半个月不说,一觉醒来,不仅遍布全身的伤口好的差不多了,还立刻就能下地走路吃饭,而且还是抹着嘴连吃了五碗!五碗啊!
见余漪放下筷子,夫妇二人异口同声问:“吃饱了?”
余漪颇为不好意思的撒了个善意谎言,点了点头,就见夫妇二人松了口气似的,余漪更是不好意思了,起身想去刷碗,被妇人拦下。
“你刚醒来,还是多歇歇吧,身体好也不能瞎折腾。”
余漪道了谢后,询问他们这里是何地。
“这里是庆家村,你可以喊我庆山。”
听这声音,余漪就能知道这人是提议将自己推回河里的人,不过同时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了,虽然更多是因为他的女儿。
此时日头刚刚落进地平线一半,还带着红色余光。
庆山带余漪来到院子里,指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骄傲的说:“我们这里可是仙山脚下。”
余漪熄了好心情:“仙山?”
“当然是我们周国赫赫有名的泰上仙山,不是我自夸,我们庆家村虽然不是离仙山最近的一个村子,但也沾着仙山的光,这边很少有强盗土匪,不然我也不敢随随便便救个陌生人回来。”庆山越说越高兴,“再过不久就是仙山五年一次的招徒大会,我准备送月月去泰和城里试试,说不定我们家里也能出个仙女。”
“泰上……”
余漪嘴唇微动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十分凶狠,像是夹着无处发泄的暴力。
对仙山收徒期待已久的庆山并没有注意到余漪的怪异,还在说着村子里唯一一个曾进入仙山做童子的少年,庆山在小时候曾经远远的见过一次他回乡探亲,那超然仙姿,让庆山刻记于心。
“小哥哥。”小姑娘发现了余漪的不对劲,轻轻拉了拉余漪的手,让余漪手指一颤,恢复了正常。
余漪半蹲下来,柔声问道:“你叫悦悦?”
小姑娘指着已经和太阳交替而升的月亮:“是月月。”
余漪揉揉小姑娘的脑袋:“月月乖,不要去泰上。”
“这……”月月还未出声,听到他们对话的庆山停下回忆,他双手合十向余漪拜了拜,“还请高人明示。”
昏睡半月重伤自愈的余漪在庆大眼中,早已和初见时那个半死不活躺在水里的人不同。
余漪见他动作,眼皮不自觉的跳了跳,小声说:“我又不是那群和尚。”说着就感觉到夜风吹的头皮有些发凉,下意识的摸摸头顶。
“我的头发呢?”
余漪不敢置信的双手摸上头顶,左摸右摸也只能摸到一层短短的头发茬,比胡茬还短!掌心从额头一路顺风的捋到后脖子,都找不到一根长点的头发。
“小哥哥的头发里胡子里都是蹦蹦跳跳的小虫子,头发胡子团成一团梳子也梳不动,还断了齿,我和娘实在是给你洗不成,就都剪掉啦!”月月开心的帮助余漪回答了疑惑,“我也有帮忙!”
余漪简直想给自己跪了,真是好惨的一个人。
浑身都是蜘蛛网就算了,至少在山顶的雪上蹭干净了。没想到还有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和大胡子,再浑身是伤的飘在水里,想想这个画面,自己都不想救自己上岸了。
“多谢月月的救命之恩。”余漪在月月身边蹲下去,诚恳的向小姑娘道谢。
旁边桌子上放着茶碗,余漪倒了一碗,倒水时手指不小心碰了下碗中的茶水。余漪将茶碗端过去开玩笑似的递给小姑娘:“以茶代酒,来一碗?”
月月笑着接过茶碗喝了茶,还不忘解释:“是爹爹和叔叔救了小哥哥,月月只是帮忙剪了胡子。”
余漪轻轻一笑,不再多说,而是站起来解答了刚刚庆山的问题:“月月的根骨一般,即使碰了好运,进了仙山,也不会是内门弟子,最多是个外门打扫,不仅没时间修炼,身份低微也会有诸多烦心事,倒不如这山野之间自在。”
再多的理由余漪就不愿说了,只是这两句就让庆大拨雾清明。
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的山野村夫,可生活自在,买不了贵重东西,却也不愁吃喝,自然是不愿让放在心头的姑娘去别人那里听使唤,庆山可是在泰和城里见过别人家的丫鬟在大街被打骂的场景。
凡人对于仙山仙人的了解多来自话本传说,更多的是添加了各自想象。
可是能流入人间的传说又怎会是关于普通的打扫弟子呢,那些多是天姿傲才,这也让凡人下意识的认为凡是能进仙山就能像话本里的仙人上天入地,移山填海,而不做他想。
可这修炼一途,乃是万人得一可入,万万人方出天才一子。
而真正得道成仙之人,更是屈指可数,塔尖上的尖尖。
余漪这一句提醒了庆大,仙山之中也分等级,如若送自己的女儿去了下下一级,倒不如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