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 第 84 章 都是蜜月

第 84 章 都是蜜月(2/2)

目录

顺路去了罗伯伯家,送的东西也差不多,毛呢大衣、尼龙袜子、香烟、点心——他与舅舅差不多,是最关心他们的长辈了。

吴九爷、蔡颖,还有几家在他们结婚时帮忙的都送了礼物表示感谢。

接下来鲁盼儿才打点自家的东西:尼龙袜子每人两双;塑料皮笔记本每人两本;跃进和丰收各一双回力球鞋,丰美的是小红皮鞋;又有给双胞胎的全套水浒传小人书……

可是所有的东西都不如唱片机吸引人,一尺见方的箱子,打开后后一面是光滑的圆盘,一面是金属管子,唱片放在圆盘上,再将金属管子最顶尖的细针放在唱片上,摇动手摇木柄上好发条,唱片就像跳舞一般旋转起来,接着就传出优美的歌曲。

丰收伸出手去摸唱片,被跃进一把打掉,“别乱碰,小心弄坏了。”

“对唱片和唱针是要经心,”杨瑾耐心地示范,“要这样拿唱片和唱针,上发条时也不要太用力……丰收,你先来试试。”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鲁盼儿随着留声机轻声哼着歌,拿了两双袜子和一包糖,“你们先听着,我去看看陈婶儿。”

因为陈建军,两边的关系就有点尴尬。不过鲁盼儿结婚,陈婶儿送了五元礼钱,这个人情总是要还的。

陈婶儿正在炕上补衣服,见了鲁盼儿怔了一下,然后上上下下地打量,“头发剪了,又穿着这么好看的衣服——简直不敢认了!”

这些天鲁盼儿每见到一个人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便笑着说:“不过,人还是过去的人。”坐下将东西放下,“在上海买的,陈婶儿留着吧。”

“呀!你们去了上海?”陈婶儿顾不上看东西,先吃惊地问,“不是说吴队长卡着不给你们开介绍信吗?”

“本来想去省城的,正担心没有介绍信住宿不方便,就碰巧买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就去了上海,顾铁山就在那边的部队,我们住在部队的招待所,还挺方便的。”

“吴队长要是知道你们去了上海,还不得气死?”陈婶儿就笑了,又一样样地问鲁盼儿,“这头发真俏,是在上海剪的吧?”

“是的,花了两元钱呢。”

“啧啧,剪个头发要两元钱!能买十几斤大米了!”

鲁盼儿就知道陈婶儿一定看不惯,会嘀咕的,便只笑着听。不料先前陈婶儿嘀咕是因为把鲁盼儿看成自家的人,现在鲁盼儿已经嫁了别人,她再管不到,便只感慨了一声就罢了,却摸了她的毛呢大衣问:“这是什么衣服,这么厚,又这么软?多少钱呀?”

“这是毛呢大衣,用羊毛做的,所以不要布票,一件七十七元。”

“刚结婚的新媳妇是要买点好衣服,生了孩子就不能再打扮了。”陈婶儿居然理解,可又好心地劝,“你们也要省着点儿花,以后要起房子、置办新家呢。”

“陈婶儿说得对。”鲁盼儿点点头,想起一事,“建国要是回来,陈婶儿告诉我一声,我想请他帮忙打一个相框放照片。”

无限好文,尽在五块五毛网

“等他回来我就让他过去,”陈婶儿爽快地说:“打相框不难,他早就会了,你看我家的这个相框就是他新打的。”

聊着聊着,过去那

点儿尴尬就都没了,俩人觉得比先前还亲香了。

快到中午时,建党带着建设和建立回家,看

三年前,张丽丽正好二八佳人,正是说亲的好时候,但是由于家中就这一个闺女。所以张家一直对外宣称要招赘!

但是除了养不起,孩子的人家,或者是娶不上媳妇儿的人家,才愿意去别人家入赘。一般人的正常人家都不会同意自己家儿子入赘女家。

张富农一点不着急,就连张家的族长都不能强迫他。谁让他的小舅子就在衙门呢。

张王氏更不用说了,自己生得闺女当然是自己疼了。

但是,三年前女儿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张富农别提多伤心了,赶紧托自己的小舅子在县里面查。毕竟r小舅子认识的三教九流的人多呀。比自己有人脉。

看到此内容说明,内容显示不全,请进入继续,或者刷新一下试试

目录
返回顶部